文/萝卜有点糊
阿胡是名小学语文老师,3月8日下午他没课,刚好今天又是妇女节。想到这阿胡就很惭愧,因为他总是忙于备课,已经很久没有为妻子过个节日,包括她的生日。他总是优先考虑自己的事业,自私到从结婚后连束花都没有送过给妻子。想起校门口斜对面的花店,阿胡急急忙忙的跟主任请了个假,想给妻子一个惊喜。
学校门口的交通永远是个令人诟病的话题,红绿灯既然设在离校门口300米远。在红绿灯路口,有位看上去很慈祥的老奶奶。绿灯亮了,看老奶奶走的颤颤巍巍阿胡有点于心不忍,上前扶了一把。谁知刚扶上的那一刻老奶奶就顺势倒下了,抓住阿胡的裤脚说推倒了她老人家。这一刻阿胡知道遇上了传说中的碰瓷,同一办公室的阿乐老师曾经说过遇到这个情况的不二法门就是报警查看监控并带上老奶奶去医院核实是否有跌伤,一般都能吓跑碰瓷者。可是今天这位老奶奶有点无理取闹,哪都不去也不让报警,一定要阿胡赔偿她1000块自个上医院看病的医药损失费。
时间慢慢地流逝,今天是妇女节,眼看着妻子快要提前下班了,继续拖下去的话想给妻子的惊喜可能就给不了了;而且围上来的观众越来越多,拖下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又是在学校路段对自己以及学校影响都不太好。所以阿胡跟老奶奶妥协了。
买完花出来,重新站在红绿灯路口,阿胡有点烦躁的抽了根烟,看着一圈一圈的烟圈就像一个社会的怪圈。阿胡想起了早上教的语文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雷锋叔叔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故事。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我们从中学到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今后同学们遇到有困难的人都要勇于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同学们写一篇乐于助人的作文交上来。
......
这个原创故事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倒叙运用。假如从一开始就用顺叙来说早上讲了雷锋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乐于助人精神,后面发生的故事虽然也有批判和教育的意义。但是比起倒叙来,并没有那种引人深思的意味深长。同样是一种故事的描述,有时倒叙的运用使全文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我的举例不够精彩,我引用《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故事是这样的:
假如故事就这么结束的话,那么我们最多同情的认为这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被骗的例子。但是小说神转折的倒叙却让整篇小说都有了色彩。看接下来的倒叙,作者是如何打造点睛之笔的:
这就是倒叙在小说里运用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一面。
一个顺叙的写故事,一个倒叙的写故事。同样的故事产生的效果却并不一样,这就是文字运用的魅力。
我很喜欢诗人艾略特曾说:“坏诗人用借的,好诗人用偷的。”这句话在创作的世界里也同样适用。偷比借好,因为有借就有还; 而偷学到的东西,东西就永远是你的了,你已经掌握了这套谁也拿不走本领。就像这次说的倒叙手法一样,看了这篇倒叙手法的运用我们要懂得偷学,而不是借。你把我文中的老奶奶改成老爷爷那是借;我看了《小说课/壹》举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例子,写了阿胡的故事那是偷学。借学与偷学一字之差却拥有迥然不同的涵义。
无论在写作路上,还是生活中。看到对自己有益的经验我们要懂得偷学过来,把偷学到的技能运用到我们自己的手上,那才是真正的学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