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因为这句话,我特意去看了《山月记》这本中短篇小说集,总共十篇,第一篇就是山月记,这篇很短,却非常耐人寻味。
起初觉得这句写的很美,所以吸引了我,复而又觉得这句写的那么矫情,真有一种文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而现在真真觉得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高中时期的我,就读于一所严重重理轻文的学校,高一上学期结束就要开始分文理科,我毅然决然选择了理科班,在那种环境下,我心中深信不疑只有差生才会学文,我怎么可能是差生。而自命不凡的我在理科班并没有什么太像样的成绩,没有那么聪明的脑瓜,也没有多刻苦学习,但始终不后悔选择了理科班,因为我怎愿“与瓦砾为伍”。
初衷可能不一样,可是却做了同样的选择。
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或许现在已经沦为世人眼中的瓦砾,看不清自己却又不加以琢磨所以造就了今日的我吧。
这自嘲,像李征一样的自嘲。
不如我之人早已落我甚远,如果能重来,想必定不是这番景象,而如今已成猛虎,尚存人性,只能空留伤感,追悔莫及。
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刻苦用功的无耻之怠惰而已。
有时我们所提倡的想法,不过是给自己找的理由罢了。
《被讨厌的勇气》中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理论,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不幸不是过去导致,而是目的导致。李征便是如此。
我很惊讶于自己写着写着就把这两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书想到了一起。
目的不同于目标,那是内心真真切切的想法,或许我们自己我没有清晰的意识到。
可不付出努力又怎么达成自己的心中所想,怎可能让自己的诗作流芳百世。不劳而获的目的,终难实现。
不论是否是美玉,看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