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中年男子患上了严重的强迫症,他非常恐惧尖锐的东西,每当看到剪刀、针之类的东西,总是要躲得远远的
。如果一张桌子曾经放过剪刀,他会反复查看、擦拭这张桌子,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
这个强迫症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他中学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警察来他家里查户籍,他给警察开了门让对方进来,警察停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这时,他发现母亲正在洗澡,而且浴室的门还开着一条缝,没有完全关严实。对于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他的原因导致了母亲受到伤害。
他非常的内疚。从此以后,他开始害怕尖锐的事物,因为在这里,尖锐的事物象征了能让他产生焦虑的攻击性事物,比如警察。
其实,这件事只是一根导火索,他的这个心理问题的根源还要再往前捯。那是在他童年时期,父母的关系不好,父亲在家里存在感很低。母亲常常把儿子划入二人小团体,试图带着他一起攻击他的父亲。
当时,孩子正处在俄狄浦斯期(3—6岁,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其中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和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去争夺异性父母的爱。
在这个家庭里,由于父亲的存在感很低,儿子那强烈的对外竞争性无法指向父亲,只好向内攻击自己。他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满足,滞留在了这个时期,也影响到了以后的生活。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经过口欲期(0-1.5岁)、肛欲期(1.5-3岁)、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岁以上)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特殊的需求,如果未被满足,将来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例如,在口欲期,婴儿喜欢吮吸和咬东西,如果需求未被满足,长大后他会喜欢骂人或者患上贪食症。
在肛欲期,孩子喜欢控制排便,如果需求未被满足,长大后容易患上强迫症,或者为人处事非常刻板。
综上,孩子的每个阶段都很关键,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知道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满足这些的需求,避免孩子长大后出现适应不良或者患上一些更严重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