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一天。听课学习上班写作业,排的满满当当,但有一件事还是很值得记录下来。
就是昨晚和孩子一起学英语,孩子的状态不是很集中,但单词记的还是很顺,就是打卡打到一半卡住了,打了2次孩子就再不愿意了。我分析一方面自己有些困了,一方面没在状态打了2次感觉麻烦有挫败了。我就把书放下了,说咱们先睡觉了。其实坦诚来讲,当下,我的感受和深层想法是孩子都记住了也不坚持打完卡,明天还得继续挺麻烦,内心还是有些责怪。期待而不得吧。但最近几天的学习加反思,让我明白这个点上不能再给孩子添堵。就说咱们就先睡觉了。但孩子根据以往的经历就会觉得妈妈会生气,一遍一遍的问,你生气了,我就说,妈妈没有生气,他还不相信。屁股一撅自己睡了。晚上总结的三个闪光点也没有进行。
这时候,我就反思自己,孩子是小雷达,尤其他对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很敏感。我即使说了确实没有生气他也半信半疑。这个状态也是之前破坏后遗症。我接纳这个现状,也接纳自己的状态。想一想,我的需求就是期待而不得的失望,但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学会并能够运用吗?那孩子记住了没?他已经记住了每个单词并记住了他们的过去式,只是打卡没有完成,不给老师提交这个重要吗?相比较学会这个只是形式,何必还要有纠结呢?当问完这些,自己豁然开朗。
早上就跟孩子聊了会,妈妈觉得昨天晚上英语打卡的事,妈妈需要向你道歉。咱们两个能不能分析分析这个过程呢。孩子说,可以呀。
我:“妈妈很想知道,咱们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呢?”
孩子:“不知道。”
我:“妈妈觉得是不是学会了单词句型然后能够在日常中运用?”
孩子:“嗯嗯,是的。”
我:“那你说,昨晚的单词你都记住了吗?”
孩子:“都记住了。”
我:“哦哦,那妈妈能问一个单词吗,listen是什么来?”
孩子:“读,不对,是听。”
我:“那你能拼出来吗?”
孩子拼了出来,因为这个单词里有一个t不发音,孩子老就忘了。看来他自己现在都记住了。
我:“你确实都记住了。那你说妈妈正在干什么?我指了车里收音机。”
孩子:“listen to the radio.”
我:“棒棒哒,妈妈还在listen to music.你看咱们都可以运用这些了。”
孩子:“是呀。”
我:“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达到了。只是打卡没有完成,但那个是不是我们学会的一个形式呢?”
孩子点点头。
我:“所以,你是不是觉得妈妈昨晚生气了?”
孩子:“嗯嗯,是的,你就是生气了。”
我:“嗯嗯,以前的妈妈确实会生气,就会觉得记住了没有打完卡,但现在妈妈也学习了,知道生气没有一点用还会给我们造成伤害,所以妈妈现在处于调节阶段,相信妈妈经过调节会做到理解你,支持你的好妈妈。你相不相信妈妈呢?”
孩子:“相信妈妈。你说的英语结结巴巴的,等我回来了再听。”这时候已经到学校门口了。
我:“好的,妈妈的英语确实需要你多教教,不然妈妈每天都跟着你学。”
之后孩子就上学了。从心里也想,确实要跟着孩子一起认真学英语。正因为以前蹩脚的英语让我两次与考研失之交臂。那就趁这个机会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给自己一次机会的同时,给孩子一份助力。就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想办法造一辆带音乐的小推车助力。将外部动机整合成为自主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