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健身网红36岁猝死的消息,消息称死者在死前一天还在坚持健身。大家对于该健身网红早早地结束生命不理解,一直在健身为什么还会猝死。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对于健身与养生的误区:健身≠养生。而我们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健身与养生是一回事,其实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们必须对二者要区别对待。
个人认为“养生”是一个系统性身体调理周期,从一日三餐到作息起居,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娱乐无不遵循着养生之道。养生讲求动与静的结合、气与神的统一。按摩、推拿、针灸是养生,运气、打坐、练功也是养生。从中医来说,养生追求的是全身血脉的通畅。
而“健身”则是一项相似于体育运动,也可以说健身是体育运动的一个小项而已。健身追求的身体某个部位或某项机能达到一定的功能。如我们练器械、健美、跑步等等,甚至是打球、踢毽、弹球等等这些运动都可称健身。就拿该日本某健身网红来说,看样子他是练健美,那一身的肌肉已经超出正常人标准。而他为了达到理想化的完美,一直在透支身体的其他器官的功能而坚持进行健身。
这种为换来身体局部突出“美”而损坏其他器官的健身不应该成为我们养生榜样,也不提倡普通人健身的追求。普通人最好的养生或最适合的健身就是让寻找养生与健身二者的统一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应该是因人而异,也要区分不同年龄段。年轻人与中老年人肯定是所选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偏向于运动健身多一些,中老年时偏向于营养内容多一些,根据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中年以后,一定要在健身与养生之间取得平衡,应以养生为主,间或健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养生、求医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如果方法不对,反而会影响健康。现代人的健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身,而只是在健体。
养生是一个全身心都可以达到舒服,自然,放松的状态,天地人和。而健身,可能状态要比养生激进一些,充血的肌肉,急促的心跳,行走的荷尔蒙等等。最终的结果,养生为静,健身为动。
所谓养生,养是指滋养、保养、养育的意思,生这个字,内涵就丰富了,生活、生命、生存,生生不息,有了生,才有地球万物一切。古人养生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智慧的基础之上,以蓄养形神气血为主,比如说中医、打坐、站桩、导引、针灸等方式,符合天道自然,不损害生命的方法。
健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学的东西很多,真正的健身就是养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了。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
养生与健身的预期目标不同。健身追求的是强健,养生追求的是康健。健身与养身区别在于,健身强调肢体健壮发达形体美;养生,更注重生命的自然健康美。适当的健身可以活络气血,是有助于养生。但是过分的健身消耗一定是不养生的,因为它消耗身体元气。在养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健身,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健康美,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方法。
科学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有丰富的体育锻炼,最一般的自然锻炼,修身养性锻炼,读书学习思考假炼等等,都可以有效锻炼人的心身健康,促进人心身健康发展。
我们通常讲的锻炼是体育运动锻炼,体育锻炼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对抗性等特点和功能,深受大众的喜爱,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实践性是广而多又深且强,进而讲,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也是有必然的趋势:同时也要说,体育运动锻炼具有科学实践的可靠性,适当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锻炼人的骨路的灵活性,调节人与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增进人的心身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健康,延长人的衰老时间和衰老程度,增长人的生命寿命,因而,体育运动银炼是人们身体健康的良好选择体育运动锻炼也不能全部由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注意人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以及人内部的器官也要充分经常的银炼到,如果任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有运动,久而久之,人的某些部位、肌肉、器官就比较健康发达,而人的另外有些部位、肌肉、器官等的体育锻炼就欠缺,而造成整个人体系统功能的平衡失调,严重之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后果。
在大学时代,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使整个人也变得枯燥而没有活力,身体也变得虚弱。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健身交点朋友,从烦间的生活、抑郁的情绪中逃脱出来同时又能锻炼身体。但要注意,健身时由于消耗大量体力,因此需要呼吸大量新鲜空气,并同时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特别是在健身房健身时,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对流装置,将会导致废气在有限空间里不断循环,这对于做有氧运动的锻炼者来说,没有好处有些人由于对运动性质、自身生理阶段及安全锻炼缺乏了解,或对运动存在错误的认识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即使有些良性改变,却造成了身体其他方面的损健身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所包涵的内容之一,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条件之一。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健身假炼。在健康与健身的领域中,健康体适能监测与评价是重要的方面。健康体适能是反应大众良好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包括心肺耐力、身体成分、柔韧性以及肌力和肌耐力。通过对这些能力的测试可以从量化角度肯定一个人的健康水平。
提到健身就要说到养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著作。从词面解释:养生者,调养生息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科学养生,就是用最科学的养生理论、方法实现自己的健康长寿。“烦恼”,“失落”,“厌世”是不利于养生的。
对于科学养生所选择的途径也有很多,人与人所处的区域、地位、环境,甚至年龄,性别、体质,爱好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在养生之道上应该因人而异。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才能少病,健康。而有些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描,结果反而搞均了身体。如不按科学养生要求,“身心平衡”破坏,好事则变成坏事。
遇事要乐观,要求心态平衡。否则效果不堪设想。中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道出了科学养生心态平衡的重要性。所以,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开斤计较,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街。忍气不争吵,处事和为贵,节食加节欲,生活有规律,身心常锻炼,动静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