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在一个小县城里呆上几天了。去年秋冬之际,去了趟浙江富阳。
1,
富阳有历史。
在中国最古老的那拨县里,就有富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这一年),富阳置县,当时叫富春县,辖区比现在大不少,囊括了周边的建德、桐庐、新登、新昌等地。到东晋时,因简文帝的妈叫郑阿春,为避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富春县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富阳当了2000多年的县,前些年变成县级市,现在是杭州市富阳区。
“区”这个字,意义多,也乱。市中心繁华地段是区,远郊深山老林也是区;地级市所辖区是区,直辖市所辖的区也叫区,自治区的区还叫区,有的省里还有地区、林区,也是行政区划。而县就不同,任何时候所指都是一样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曾有县、郡、府、州(不同时期有大州或小州)、路、道、行省、市、区等等,其中县最古老,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唯一延续至今且没怎么变化的行政区划。
富阳县在1994年变成县级富阳市,2014年改成富阳区,但我还是喜欢以县称之。
2,
到富阳,主要想看富春江。
“两山夹江”是富阳的地貌,西北的天目山余脉,东南的仙霞岭余脉,中间是富春江。
富春江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名字好听,流经中国富庶之地,两岸风光无限。
鹳山在富阳城东富春江畔,一峰独峙,迎江而立。山高仅40余米,但山势奇秀,古木参天。
鹳山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一级景点,景好,人文积淀也厚,走一圈还不累。
江边有石矶三面临水,当年严子陵在此垂钓。附近巨石上镌“登云钓月”,为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
现在宽阔的山道,曾是当年的古驿道;山上还有一段残旧的城墙,是富阳城墙仅有的遗存。
半山腰的“春江第一楼”,是临江品茶的好地方;罗汉院、龟川阁也都有来历。因矶石伸入江心,江水在此回旋成渊,古人把这段江水称之为“龟川”。秋高气爽时节,每当皓月当空,江面会现粼粼银光,古人说是神龟浮出水面吞吸江月之影,于是就有了“龟川秋月”之景,龟川阁也应运而生。
登高,看秋江日晚,矶头落照,非常惬意。
半山腰有“松筠别墅”,一座上世纪20年代的二层小楼,是诗人郁华(曼陀)为供养母亲安度晚年所建。别墅落成之际,黎元洪总统感叹郁母之不易,题赠“节比松筠”额,别墅由此得名。
别墅附近留有一众名人的墨迹。
郁华是郁达夫的哥哥,1939年被汪伪暴徒刺杀;几年后,郁达夫在苏门答腊为日寇所害。世称他们二人为“双烈”,距别墅不远处有双烈亭,亭壁嵌石碑,镌有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叶浅予绘,下附有小传为黄苗子书。亭前不远处是建于1947年的“郁曼陀先生血衣冢”,于右任题额,铭文由郭沫若撰,马叙伦手书。
3,
董公祠是鹳山脚下一组古朴的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董公,指的是清代中期富阳名人董邦达、董诰父子。
在富阳历史上,除了孙权家族外,董氏父子是官阶最高的人。董邦达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曾受命主持皇家画院。儿子董诰更了不得,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后来又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官阶极为显赫,最后以太保致仕。
这父子二人还是富阳历史上艺术成就最大、官德声誉最佳的人物。
董邦达绘画艺精湛,是继董源、董其昌之后的又一董氏大画家。董诰精书法、善绘画,还通晓军事,立有军功。
董氏父子历事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虽身居显要,但两袖清风。董诰死后6天,嘉庆皇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下旨拨款建“董公祠”。
董公祠为两进,门厅三开间,大门呈八字墙,主厅中间屏前设董邦达、董诰铸铜雕像,前后天井地面用花岗石铺装,东西厢房楼下各自悬挂着董邦达的书画作品(高仿)。内部陈设有人物塑像、文字介绍、绘画、照片、碑刻、匾额楹联等。
郁风(郁华之女)黄苗子艺术馆离董公祠不远。艺术馆是新建的,2010年开馆,但白墙黑瓦的房子却是民国时的,是由郁风的叔父郁养吾旧居改建而成。馆内收藏有郁风苗子所编著的书籍、书画作品、往来书信和不同时期影像照片。
董公祠和郁风黄苗子艺术馆都不大,却是富春江畔的文化符号,可以了解富阳的人文历史。
4,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被一脉灵气的富春江吸引,在富阳庙山坞结庐定居,历经数年创作了《富春山居图》。
庙山坞是一个山坳,是黄公望晚年隐居并终老的地方,如今,围绕他的隐居地,政府修建了黄公望森林公园,成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级景点。
林间小道连绵5里,核心区里的黄公望纪念馆、小洞天(黄公望结庐处)、筲箕泉、南楼、唐代建筑群遗址等散布在路边。
沿着小路前行,先见恢宏的黄公望纪念馆。纪念馆前的袖珍湖泊,安安静静,而时近时远的泉溪则跳跃不安分,“有水景才活”,没错。
再往里走,直到庙山船埠处才稍微开阔些。在元代,这里是一个码头。那时的富春江,水位很高,庙山坞入口处一带还都是江水,黄公望出行就是在这里上下船。现在,这里还能依稀找到当时码头的一些遗迹。
临溪而建的南楼在核心景区的最里边,是黄公望的画室兼书房,据说《富春山居图》就是在此画就。南楼是前些年复建的,和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庙山坞树深林密,森林覆盖率超过96%。漫步林间小路,斑斑点点的阳光洒在肩上,晚秋林间的各样色彩,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是那么的斑斓,真如黄公望的诗:“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穷。一水清岭外,千岩绮照中。萧森凌杂树,灿烂映丹枫……”
这里的古朴与含蓄,只有慢慢地走才能感受。
5,
黄公望是外来户,郁达夫可是当地人。在富春江畔,围绕郁达夫故居建有郁达夫公园。
故居坐北朝南,石库墙门,二层楼房,里边还原了当年的陈设,陈列了郁达夫生前遗物以及主人和鲁迅、郭沫若等好友交往的书画文稿。故居面向富春江,二楼书房是望江之佳处。郁达夫散文中,对富春江秀丽景色多有描述。
其实,这里并不是郁达夫真正的故居,1998年旧城改造时,将故居按原样搬移至此,故居原址在现址北面十多米处。
不像一些北方城市,沿河修建的公园窄窄的,有时窄到仅一条步道。富阳沿江的绿地,几十米百余米宽,郁达夫故居于其中绰绰有余。
出故居,一眼望去,长长的一溜都是茶座,茶座之间距离宽阔,茶客聊天干扰不到别人,静观江景也不会被人干扰。
忽而,老师带着一群儿童嬉闹而至。孩子们飞纸船,在草地上翻滚,享尽童年之乐。
坐江边品茶,望江上行舟,看儿童放飞天真。江风佛面,西霞醉晚,绝佳。
6,
古镇游已经火爆了20多年,早先是原汁原味儿的,后来是商味儿的,再后来是假的,直到让“古镇”烂了街。
我理想中的古镇,一定要安静,还必须山清水秀。踩着石板路随意行走,幽深的小巷,上百年的民居,时不时会遇上大有来头的宗祠。还可以泡一杯清茶,看白云飘游,听小溪流淌。
富阳的龙门古镇就是这样。
龙门背靠富阳群山之冠的龙门山(海拔1067米),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气象万千,难怪当年严子陵游龙门,赞叹说:“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古镇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老建筑不仅保存得好,而且建筑类型非常齐全,民宅、牌楼、塔、寺、祠堂应有尽有。
镇里的长街曲巷连贯相通。走进巷子,有时以为是尽头了,但拐一下就豁然开朗。外人进来,如入迷宫。每个拐角处都是风景,时有青年人在这里写生。
老街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从明嘉靖到清康乾间,老街上店铺林立,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至今大多还保持着。但有别于其他古镇,这里除了老街,穿镇而过的龙门溪,溪道两岸自古就没有店铺,也就没有商业的烦杂。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单纯而安逸。
大有来历的义门牌楼在镇中心,传承了将近500年的乐善好施的美德。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富阳遇旱灾,庄稼无收,而朝廷催交的皇粮却颗粒不能少。眼见乡邻们之愁,镇里的富户孙潮倾其家产,替百姓交了皇粮,还取出了仓中所有余粮赈济灾民。孙潮的义举最终感动了朝廷,皇帝下旨并拔银两建“义门”牌楼,褒奖孙潮。
龙门镇的厅堂很有特色。
龙门镇是三国时东吴孙权故里,全镇7000多居民中,90%以上姓孙,据说都是孙权家族的后裔。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众多厅堂,大都是原木本色,宽大庄重,最可看。
孙氏宗祠“余庆堂”初建于宋朝,后经历代扩建,成为今日的规模。它的主体建筑为三进,正厅面阔三间二弄,前为天井,左、中、右三扇大门,正中大门后面是戏台,出入走左右边门。正厅前天井东西为廊屋,廊屋上挂着左钟右鼓。荫堂在正厅后面,面阔三间,是列祖先牌位的地方。余庆堂是龙门孙氏家族庆典、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镇重大活动如祭祖、商议宗族中大事也在这里,现在又是族庆活动的主要娱乐场所。
镇中心,临水建有仿古水榭,现在是一家咖啡吧,经营咖啡、茶、西式简餐。我去时临近中午,就我一客,泡一杯绿茶,看水中倒影,和店主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这才叫休闲。
7,
南方的县市,树更多更密。富阳的街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斑驳陆离。环卫工人静静地清理厚厚的落叶,秋天这份活儿不轻。
和很多县城一样,富阳也向郊区扩展,大片大片的楼盘在兴建。坐公交去龙门镇的路上,传统的农民房子还有不少,也有自建的小楼,还有和城里差不多的小区,感觉挺高级,不知是否也“城乡一体化”了?
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富阳的机动车也礼让行人,行人走到人行横道边,机动车都会停下,比北京强了好几个台阶。
富阳的公交挺方便,即使远如龙门镇,也有公交可达,不用坐长途中巴。但富阳的公交线路有些绕头,都是大数,几百几千的,有的还加上ABC,绝对考验你的记忆力。
在富阳3日,不算长,但在似乎所有人都行色匆匆的当下,在一个小县城里住3天已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