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晨星依旧,一位爱阅读的二胎妈妈。
今天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知识,“成长的陷阱”---舒适区
知乎上有个热点问题,“人是怎么废掉的?”
有个高赞的回答:“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
沉溺于舒适区,贪恋短暂的成就感,一个人就这样轻易地废掉了。
虽然轻易获得成就感的概率很低,但舒适区的诱惑无处不在!
“说好了只玩10分钟游戏,然后开撕就是1个多小时”
“制定好了理财计划,却被一个推广文案吸引,忍不住又剁手几百大洋”
“定了阅读计划,确因为某个电视剧宣传诱惑,忍不住看了一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熬夜追剧”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在我们一生中,总会萌发许多大大小小的梦想,然而大部分的梦想不是停留在最开始,就是中途放弃,能够让梦想的种子开花、结果的人只有少数。
就像二八法则揭露的,80%的成功事件都发生在20%的人身上。
而阻碍我们追逐梦想的绊脚石之一就是贪恋舒适区。
人类生性偏好舒适,当我们处在舒适区时,大脑会分泌一种让我们产生快乐的多巴胺,使我们得到了即时满足感,沉溺其中。
就像我们不断地刷剧、刷短视频,大脑不断的获取到即时满足,所以一刷就不可收拾。
那如何打破舒适区呢?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
01 延迟满足,最好的在最后
延迟满足指的是,暂时先放弃短暂的安逸和满足感,选择经过努力付出之后再去享受快乐,以此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拥有比较强的自控力。
事实证明,自控力越强的人越容易获得成功。
曾经有一个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科学家在一组幼儿园小朋友中做测试。
他们把一颗棉花糖放在一组小朋友面前,并告诉她们:“如果你们等到大人返回实验室后再吃,可以再获得额外一块棉花糖,如果你们立即吃掉,就只能吃一块棉花糖。”
实验结果是,只有30%的孩子等到了2块棉花糖,70%的孩子都选择立即吃掉或等了几分钟后忍不住吃掉了。
之后,科学家对这组孩子做了后期的追踪调研,发现获得2块棉花糖的孩子长大后,在成绩以及某个领域取得成就感的比例比只获得1块棉花糖的孩子高出很多。
实验中的棉花糖就好比是生活中的舒适区,马上享受它使我们获得短暂的满足感,产生快乐,而延迟满足感,就是放弃眼前即时满足,选择等待努力后再获取更大的成就、更多的快乐。
所以及时地离开舒适区,学会延迟满足,不让自己沉溺于现状中,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02 勇敢承担
自律达人K叔,从年入30万到年入1000万,渡过了至暗时刻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回想起2016年,在他三十而立时,迎来了二胎,遭遇了财务危机。
虽然是令人羡慕的央企工作,但刨去房贷、车贷、养儿经费,他的收入只能勉强支撑整个家庭的财务开支,甚至都过不下去……
他陷入了迷茫、焦虑到失眠,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赚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与思考,最终他选择跳出体制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开始写作直至后面的创业。
在不断的与未知做抗衡,如今的他不仅财务富足,更赢得精彩的人生。
这种敢于跳出舒适区,勇敢的去承担一切未知的结果,是很多人不曾拥有的。
大多数人在遭遇到逆境时,总是习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去逃避问题。
逃避虽然可以得到短暂的压力舒缓,但你一辈子就只能这样浑浑噩噩,甚至被接踵而来的压力压倒无法起身。
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承担生活中的种种,你才能从逆境中重生,赢得自己想要的。
03 认清现状,保持思考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
工作的7年里,他每天上班工作,下班玩游戏、追剧等。
一开始日子过得很惬意,没有繁重的工作,收入还稳定。
直到有一天,公司组织重整,看到优化名单后,他陷入了无限的恐慌。
“我32岁了,如果被开除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没技能找什么样的工作?”
此刻的他不停的懊悔,工作这么久一直没有做任何改变,哪怕是多学一个技能或在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也好,一直沉溺于现状,没有认清现实,才是引起他糟糕结果的重要原因。
所以认清现状,不安于现状,保持思考,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醒自己去跳出舒适区,提醒自己要做出改变,给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避免让自己陷入迷茫甚至绝望的境地。
04 辩证看待舒适区,寻找平衡点
任何的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舒适区也是一样。
舒适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能给我们的心灵补充一些自信和能量。
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一味地沉迷于舒适区里,不思进取就可以了。
有些累了,不妨让自己暂时停一会儿,享受下当下的愉悦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然后再以最佳的心态和动力继续投入到努力中。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探索这样一个平衡点,全然投入的去享受当下生活,心灵得到片刻休息后,相信你将获得更多继续坚持下去的源动力。
最后分享一个跳出舒适区的小窍门:
在我们社交中,除了交一些知心的、体贴的能过照顾我们的朋友,还需要去结交一些能过给我们提出建议直言相劝的朋友,以及一些跟我们性格互补的朋友。
当我们以这些朋友为镜子的时候,能过够让察觉到很多自己觉察不到的事实。
这样非常有助于我们成长,也能帮助我们从舒适区里尽快走出来。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阅读,今后我的公众平台除了为大家分享好书外,也将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心理学知识。
让我们同心灵对话,敞开内心,扫除心中的尘霾,留出更多的心灵空间,去盛满幸福。
活出心中的光,变成更好的自己。
关注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