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拥抱变化,但千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很多时候听起来觉得是对的,但往往是错的,比如与学生适当设置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就会摘到桃子吃,觉得是对的,即最近发展区是一个正确的悖论,试想一下,假设班上有5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力都是不同的,慎重对待最近发展区,这也是课改死亡率很高的主因之一,而提供脚手架先解决障碍为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改变占一定比例,操作则有价值。
10多年前,我们做了许多节的跨学科课堂,在开展之初,一节物理课堂生活化即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看似简单,其实是鸿沟,如何跨越?
本来只需一节课的时间,却花了八节课的试水试错,才打磨出一节跨学科课,其背后有多维度的事需要去,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有许多是自己想不到的,虽然很辛苦,但值得尝试,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走到一起教研,甚至还要与学生一起教研一起备课,然后放到课堂上去实操检验,下来再教研再优化完善再实操,方可成为流程固化下来,在这些过程中促成教师成长,也促成了有学生参与其中,以人为本,以事为本才有意义,而非停在口中。
2、项目式学习关键是学生要参与其中,打破全程讲授式,讲援与学生参与按项目性质占比例。
千万不可全盘照收专家导师等的授课内容,但为什么我们又要去学习呢去听呢?因为能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打开心灵,而打开意志要靠自己,真正的是要把它做出来,也不可只停留在通过项目式学习解决问题,真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是在此过程中躬身入局多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在自己大脑矛盾的同时存在,而又还能正常工作,这是需要我们去修为的。
3、慎重给学生做人生规划,学生会被这个规划所限制了,而学生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4、学校不做课改,项目式学习很难持续,课改就是典型的项目式学习,比如混合式小组合作学习,智慧教育学习共同体,数字化分层走班等课改
学科协同跨学科学习
讲授式占全部肯定是需要改变的,但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讲是效率最高的,一定要保留占一定比例的讲,与学生一起学习遇到障碍时形成核心聚焦的问题产生时,开始讲,由老师讲或首席小老师讲都行
5、双减没减教学目标,切实要完成课标要求,切实完成普惠,然后才是分层作业方有意义,追求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有了根基和脚手架,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把人培养成人,立德树人。
6、应试与素质可否二合一?
对学校教育而言,老师们大都工作繁忙,又想学习又关心分数,会形成焦虑,这些都没错,关键是如何回归到日常教育教学环节上来,这需要学校从组织层面去推动,给老师们提供成长平台,学校要做课改,老师们重点做学科协同项目式学习,一节一节地做好融合课(跨学科课堂),大力加持应试与素质二合一。
7、终身学习,只有自己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