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不是成为了“假的斜杠青年”?
追求多元化,经历多,兼职多,就是所谓的“斜杠”么?只有宽度没有深度,从长远角度看,未必高效。
2.“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只关注专业领域?又错了。最佳形式的多元是在自己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多元跨界,自己对整个流程都很熟悉,而不是盲目多元。
3.如何使“不相干”变得“相关”
从动物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并作用于生活之中,这就有跨界。而连接他们的桥梁就是“临界知识”。
4.读书不止是摘抄
同一本书每次看都和没看过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孤立的知识点,当它和原有的知识相互联系的时候,才会“深深印在脑海中”。
5.读1遍≥10遍
发现问题-找相关文章书籍-去观察作者的解决思路-找背后的知识背景-这个原理还可以应用到什么领域?
6.“习惯性防卫”
工作中观点不一致时,是耐心听他人说完认真考虑期合理性,还是会直接反驳?同样的问题,在别人身上发生是人品问题,自己身上发生就是外界因素…这都是习惯性防卫。
7.区分“对事不对人”
大部分时候提出的异议都是针对工作,而非执行人。可人们往往会觉得是针对自己。其实,我们的“行为/观点”也许会在别人的意见里变更好。
8.基础很重要
字母、单词、语法、句子;概念、基础公式、推导公式……基础如同地基,稳固了,才能继续前进。
9.放弃各种方法学
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磨刀不误砍柴工,花费时间结硬寨,厚积薄发。
10.慢工夫花在真问题上
找准真问题,为之花费时间,收获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