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生活的真相并不复杂——事情本身未必伤人,伤人的往往是我们对它的看法。斯多葛主义有句经典的话:【人之不幸常源于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这句话戳中了我:很多情绪的痛苦,源于我们的执念,而不是事实本身。
杨天真有一次推荐好友参加她觉得非常重要的培训课程,朋友答应了,但却因为工作繁忙迟到,最终只匆匆听了一小节课就离开了。她当时很生气:我那么用心推荐的东西,你却这样敷衍,是不是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但后来,她试着“转念”,换个角度去想:朋友那么忙,还愿意抽空赶来陪我,已经说明她的重视了。这个转念让她从愤怒中解脱了出来,也让两人的关系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听起来有点像“阿Q精神”,甚至有些自我安慰,但我却越来越觉得,“转念”是一种温柔的智慧。它不是让我们忽视事情的真相,而是学会从另一面看待那些刺痛我们的瞬间。人生很多事,不一定非得一较高下,柔软的心态,往往能让我们活得更自在。
我也在想,如果我是杨天真的朋友,会怎么理解她的心意?而如果我是她,又是否真的了解朋友背后的难处?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太渴望被理解、被重视,却忽略了对方也在尽力。
现在的我开始相信,“转念”不仅能让我们从情绪的泥潭里抽身,还能改变人生的运气。一个沉浸在抱怨和愤怒中的人,大概很难吸引到愿意帮忙的贵人。而那些心态轻盈、懂得“转念”的人,反而能传递出一种吸引力,让好事自然而然地靠近。
转念,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更宽容的方式看待世界和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念也是一种自救——它让我们与世界的对抗,变成了一场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