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红楼梦》的朋友们自然都听过贾宝玉,对于他的评价,往往离不开追求自由,反抗封建社会的精神等等。 特别是高中考试的试题中,这种类型的正面评价往往出现在参考答案中。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为什么说贾宝玉具有反封建精神呢?“反抗封建”精神,可以拆解来看,分别是“反抗”和“封建”。
说贾宝玉具有反抗、反叛的性格,那自然再明显不过了,就从评价宝玉的《西江月》诗句中就能感受到,“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小孩子调皮捣蛋,非常常见且容易理解。
但要说贾宝玉具有反抗“封建”的精神, 那大多不外乎两点理由。
首先,他不愿意读书,也没有做官的意愿,并且将读书上进追求名利的人称作“禄蠹”(十九回),也就是啃食俸禄的虫子。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不仅自己不追求仕途,而且很精准点出了许多为官者庸庸碌碌的状态,见解到位。
其次,他对一些特定的封建社会的思想提出批评,在现代人看来很有道理。 比如第三十六回中,他如此评价“文死谏,武死战”:“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在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有道理的,试想身居要职的文臣武将,一定比绝大多数普通人更有影响社会国家的能力,应当在不损害社会的基础上仅可能存活下来才能发挥作用。一死了之,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皇帝,都没有太多积极意义。
但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不能总是一厢情愿地选自己喜欢关注的角度,而是要结合他说话做事的动机和环境。
考虑一个问题:贾宝玉是由于厌恶读书而宣称讨厌封建思想,还是由于讨厌封建思想而厌恶读书?两者的因果关系非常重要,因果的转换会带来对他完全不同的评价。举个类似于笑话的例子,你问一个小学生为什么英语学不好,他说因为自己爱国,不愿意学习帝国主义的语言。是不是很搞笑?明明是学习不得法,或是不用功的原因,却喜欢给自己戴个高帽子。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语言确实是文化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工具。但是只要我们搞清这件事中的因果关系(由于英文不好而认为不应该学好),而非颠倒过来(由于认为不应该学好而不好好学),就能对当事人的观点做出恰当的判断。
继续讨论贾宝玉。如果贾宝玉是讨厌封建思想的糟粕,讨厌做官才不愿意读书,但本身却有上进心的话,那他应该在其他的领域不断学习和提高才对。不然,如果一个小学生说自己讨厌自己的语文老师,却连英语课都不听了,那就只能说明他是厌学而非讨厌某个老师。
那么贾宝玉在什么领域认真努力学习和提高呢?没有!!!
在参观正在修建的大观园时,贾宝玉在题词做对方面显示出了一些诗词才华,但是到了后文元妃出题作诗和在海棠诗社认真写诗的时候,却往往没有好的作品,姐妹们也都对他有所嘲笑,可见他并没有在自己的才华方面努力。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第一次集会时,各个姐妹陆续给自己起了“昵称”,宝玉苦苦想不出合适的。这时薛宝钗给他了两个建议“无事忙”和“富贵闲人”。两个名称虽然一个更具调侃意味一个更含褒扬意味,但都描写出了宝玉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做什么正经事。
有人可能认为作为一个反抗封建精神的斗士,什么都不学(用现在的话讲:摆烂)也是对社会有力地抗争。那我们来看看贾宝玉认定为知己的灵魂伴侣——林黛玉是怎么对待读书和学习这件事的呢?如果反抗封建精神就应该不学无术,那么贾宝玉精神上高度认可的林妹妹则更不必学习了,毕竟甚至没有人逼她读书考功名。
但实际的情况是,林黛玉非常热爱读书!
这一点想必不需要太多的描述,作为十二钗之首,林黛玉绝对是诗词歌赋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有一个细节最为典型,第四十回我们随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视角就能看到,林黛玉屋中常备笔墨且藏书众多,使人赞叹“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相较之下,刘姥姥将宝玉的房间误认作“小姐的闺房”,真是一个有趣的对比。第二十六回,贾宝玉与贾芸聊天,滔滔不绝地谈一些吃喝玩乐的事,脂砚斋就冷语评论道:“宝玉又有何正经可说的”,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贾宝玉是因为反封建而不读书,不如说这是他为了不读书而给自己找的理由之一。他不仅厌恶俗世,也并无什么其他的追求。所谓的反封建,虽然有零星的警句金言,但始终无法代替“不学无术”而成为其精神的主旋律。
就像我们遇到周围不爱读书,不想上班,只喜欢娱乐休闲的人,他们或许也会说些什么“人间不值得”之类的牢骚话。我们是会把他们看作是超越时代的智者呢,还是仅仅是一个颓废厌世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