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的网》共读
要和五年级的孩子共读《夏洛的网》,当该孩子宣布时,我还没有看书,更谈不上什么思考了,于是就先孩子布置作业,让学生梳理情节图,我也还借此机会好好准备一下。
《夏洛的网》很薄,一个多小时就读完了,可是没有感觉。听听专家是怎么解读的,可是张老师的解读并不能让我满意,和自己的理解有出入。于是又听了崇拜的大咖——魏老师的解读,魏老师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但是自己又有些吃不透,怎么办?于是那几天脑海中一直萦绕着夏洛和威尔伯。可是空想无益,只会徒增焦虑。大前天的早晨我就把自己的思考、困惑记下来。没想到这么一写,自己立刻清晰了很多,并且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感觉特别开心。
今天上午和老师联系后,就去上课了。因为前期让学生自读并且进行了梳理,于是我直接就进行主题探讨。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讲这个故事分几个部分。几个孩子讲了自己的划分,通过这样几个学生的讲解,孩子们对故事的情节更加熟了。接下来我就一边复述故事,一边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故事熟悉了,接着就到了主题探讨的阶段了,首先让孩子谈谈感受最深的以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不同的孩子经历不同,感受点不同,可能是孩子没有准备,感觉她们提出的地方,好像是随意指的,尽管如此,我也是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她们提出的词句,并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用这本书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的孩子说,是讲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友谊的,有个女生说是讲人生的的,并且读了其中最经典的一段:“一只蜘蛛,一整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我一点点人生价值。”。我这这个同学的回答特别赞赏,并说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并让全班同学齐读,这是下课铃响了。我征求同学意见,下节课还有不要上,这时,都齐声说:上!
情节熟悉了,感动自己的地方交流了,主题知道了,接下来就是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怎么和自己的生命打通。我出示“道德人格发展图谱”,让学生分析文中的坦博尔顿、威尔伯、夏洛都处在人生发展的什么阶段。夏洛好确定,毋庸置疑在最高阶段,自我实现的阶段,在道德仁爱境界。坦博尔顿是处在最底层——自然功利境界,处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威尔伯是变化的,最开始是自然功利境界,到谷仓后慢慢发展到爱的需要阶段,他要寻找友谊。在夏洛为它织字时,它要活出来那些美好的 字眼,这时又到了被尊重需要的层次,在最后,它要保护夏洛的卵袋,它又到了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境界。威尔伯在这本书中是变化最大的。这样分析后,让学生自我对照,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大多孩子说自己处在第二层,被尊重的需要。有的说自己处在被爱的需要。这时我就提醒大家,怎样才能被爱呢?你首先要爱别人,爱出者爱返,你给出爱,才能收到爱。同样尊重也是如此,你尊重他人,他人才能尊重你,这是获得一种表面的尊重,你要获得持久的尊重你要创造,创造出奇迹,让更多的认识你,看到你,尊重你。就像威尔伯,努力活出了网上的字眼。我们知道了自己所处的层次,也知道了我们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实践,让自己抵达最高层级,绽放生命的光辉。尽管孩子都不喜欢坦博尔顿,但是深挖自己,会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就是坦博尔顿,我们大多处在功利境界,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有利的我就做,没利的不做。需要夏洛这样伟大的完美的人去我们每个人指明方向。这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回顾你这十几年,谁是你人生的夏洛,你又想当谁的夏洛?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自己的妈妈、爸爸对自己的照顾以及照亮,说他们是自己的夏洛,并说自己长大后,也要写书,去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更多人的夏洛。听着孩子真挚的话语特别感动。快要结束了,还有几个孩子要表达,小孔说:我觉着这本书,从浅层理解是讲友谊的故事,从深层理解是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这本书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召见了人生百态。还有点孩子说,在读夏洛谈生命的意义那段,我又说触动,知道自己的方向和追求了;有的说我想到臧克家说的:有的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死了,却还活着。如果这个认只为自己活得时候,他活着对别人来说,犹如死了;有的人把他人装在心中,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还在,还在影响、照亮了别人。还有的孩子感慨地说:我觉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夏洛。
为了让孩子更加理解夏洛,我让学生思考夏洛的那段话,他那样做是为了让威尔伯感恩戴德吗?不是,他说,我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提升的我的生命价值。也就说,我对你好,是我的需要。有提到的夏洛死在空无一人的市场,你觉着夏洛后悔吗?不后悔,因为我这样做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实现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就像王阳明先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起立,这时有个孩子说,老师辛苦了!我听后说:谢谢你,老师听到你这么说,很开心!老师不是夏洛,付出了,想求认可,请再来一次起立,这时孩子们都大声说: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