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培计划(2020)河南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名师网络工作室“师带徒”带领下,在“伴随教师终身学习,成就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引领下,秉承“立足平凡,追求卓越”的教育宗旨,我的语文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
此次研修充分发挥信阳师院教师培训的引领作用,以“1+10+100”的模式,建立县校联动的教师培训合作方式,以通识学习、研修计划、过程指导、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研修的行动研究培训方式,培训中以课例为抓手、以合作为基础、以行动为方法、以优质为目标,不断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美国教育家托马斯·萨乔万尼说:“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在整个研修过程中,我们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学员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推进课堂改革,在教学研究中探索磨砺,涵养自身素养,传播语文的人文精神。工作室具体做法如下:
环节1 学习共同体确定学习课题
培训初期,以10人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结合课标要求和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提炼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最难教难学的内容主题,经与专家讨论,确定重点内容课题,再结合国培实践基地的教学进度,选出课题,达成共识。
环节2 学习共同体制定研修计划
每一个学习共同体观看视频与研读方案,围绕选定课题进行课例研修,组内学员制定研修计划。初步教学设计环节,要求观看“一级骨干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和“二级新入职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实施指南微视频;研读名师网络工作室实施方案;通过平台直播功能,参加坊主组织的在线交流研讨活动;就参加活动的情况和感受,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评论。
环节3 学习共同体进行过程性指导
这个环节包括教学设计指导、PPT课件制作指导、上好微型课(或常规课)指导三个环节。教学指导环节,主要通过平台的直播功能,参加我坊组织的主题沙龙活动,研讨如何指导新入职教师进行备课,如何制作PPT课件,如何上好微型课或常规课。对新入职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型课或常规课进行批阅,并推荐优秀;获得推优的作业经由名师审核通过后,在工作室首页展示,就参加活动、指导情况和感受,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评论。
环节4 学习共同体的成果展示与交流
在上轮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小组进一步对所选课例进行打磨,借鉴他人优点,突出本组特点,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整理新入职教师的优秀成果,并打包上传至平台。通过平台的直播功能,每坊推荐一个优秀微型课或常规课,在坊主开设的直播活动中进行展示。
环节5 学习共同体的总结提升
在前四个环节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提升,推荐优秀新入职教师。撰写总结,并上传至平台,由坊主进行点评,并推荐优秀,获得推优的总结,将在工作室首页展示。
“1+10+100”模式课例研修行动研究,针对被培训教师不同的教学起点,以点带面,通过任务驱动、观摩学习、体验分享、展示评估、专家引领,起到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此模式将被培训者置于行动学习的大背景中,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经过培训的教师,能够了解一节好课的生成过程和方法,能够完成一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并能够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分享给同事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实效的培训模式。
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我相信,此次培训绝不是终点,而是我们骨干教师“师带徒”工作的新起点,它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抽象概念与晦涩理论,而是鲜活生动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是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与人生态度。
原创不易,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