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动力?
我们无法与天性对抗。人的天性倾向于依从冲动行事,且追求快乐,简单。这也是我们闲时抓住手机不易摆托,无法靠意志力长期坚持一件事的原因。
与其每一次都花自制力与天性这个大boss对抗(哈哈哈,我用自制力约束自己的次数屈指可数.....,),让行动充满痛苦,不如避实就虚,躲开冲动天性的铁拳,让自己在被天性占据之前行动起来。
培养行动力的基本思想
依据行动力的特质培养行动力。行动力与游戏人物的血条类似——都可以获得,也会被无意义消耗,需要管理——术语它们完全可以类比学习。
1.行动力会随着睡眠与休息恢复。不管昨天再糟糕,早上醒来之后状态肯定比昨晚要好很多。同时,注意自己的精力,即“血线”,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及时休息(e.g.番茄工作法&注意力分散时及时止损)(让我想起某游戏干员打完工注意力涣散哈哈哈)
2.如果先采取某一项行动,行动力就不易被其他事项占据。在专注于某一件事时,行为会自动在这个方向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项特质是双刃剑!先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是起床后(此时行动力刚刚“刷新”,做出行动需要的自制力最小)或每个时段开始前(比如,我们的一天被睡眠,午觉,晚餐分成几大块,每一大块的开始)。那么,如果你下意识开始扒手机,你就会在其中损耗行动力,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条”,就不足以在工作上极度专注了。反之,如果你早上起来就开始阅读,健身......你的行动力就会花到正确的事情上,避免了无意义损耗。(老一辈人常说的“给一天开个好头”)
培养行动力chapter1:使用清晰力增强行动力
清晰力可以增强行动力。
使目标清晰,也就是细化目标,可以使完成任务变得容易——老生常谈了。可是,什么才叫“细化”?
我认为,“细化”就是尽量消除模糊与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我计划明天早上阅读后进行冥想。
那么,我为自己写下的计划应该是:
醒来后,打开电脑简书和手机微信读书,以看一小节为下限,将自己所看内容总结为简书笔记(一个半小时左右)。
之后练习冥想,穿宽松的衣服,认真听完老师的话,坚持到视频结束为下限(三十分钟)。如果时间来不及,改为午饭后冥想。
这就是“细化”后计划的特点:1.阐明了所需的要求,例如需要的设备,软件,装备(衣服鞋子),时间;2.针对意外情况的变化。
(此处应该可以继续完善,欢迎补充)
接下来,计划也需要排版。
书中推荐的排版(时间管理)模式为:
第一部分:今日待办事项(按重要度排序)
第二部分:今日时间安排(依据已知信息,尽可能安排完全)
第三部分:实际时间安排(以此复盘时间使用情况,产生反思)
第四部分:备注(可以为空,是记录灵感,杂事之类的事用)
注意事项:计划不是要严格遵守的,写计划本身是“释放大脑空间,为大脑提供预选的可能,降低被分散注意力的几率”。被打断时,处理完突发事项,回到计划即可。
人的全面成长需要哪些能力?(逐步更新中,这里是各类所需能力的大集合)
清晰--加强行动
匹配--难度适宜
元认知--保持觉醒状态,指导自己
自己落到实处的改变(供借鉴)
1.在每晚依据以上标准,在笔记本上写下计划单
2.坚持每天写作笔记,将所感缝合到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写出要实行的改变;
3.在起床,饭后,午睡后这些时段开始的时间点执行计划,而非玩手机。
(ps:今天发现写作之前用标题字体写个大纲能让文章清晰很多,写起来也顺手,因为有了“哪个感想应该放在哪里”的思路哈哈哈,又进步啦!)
日拱一卒。
与你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