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喜蔑匠成了家庭作坊的主人,乡邻是闻声而来,不图别的,就冲着从三喜手上出来的蔑货个顶个的好看又好用。
如此一来,预订蔑货的也多起来,特别是到了一年两个农事集中的时段,三喜就是胯裆里生出一只手也忙不赢。
第一的忙时就是收割稻谷之前,箩筐的需求量是扎堆来定货,还有谷撮箕也少不了。
第二个忙时就是秋收季节,捡茶籽的背篓和棉花篓也得赶货。
一到这两个时段,挖开天亮一直要忙到半夜三更,中途除了吃饭上茅厕,一双手就跟安了马达似的。
但再怎么搞,毕竟三喜也才一双手啵!香云是插不上手的,何况照管孩子,洗衣做饭也是一堆事没空过。
怎么办?请帮手呗!
说请就请,一下子还请了两个师傅,这样就抽出一个人专门破蔑,其余两个人就专门织。
这个家庭作坊也就上了一个台阶的发展,这也是三喜人生的高光时期。
土砖房换青砖房三喜是柳巷第一家,柳巷人家第一辆自行车也出自三喜家。
哪知,意想不到的事还是不期而至。
这个意想不到也没有多大的奇怪,因为,事因还得从猛然刮起的塑料风说起。
当塑料风席卷而来之初,谁也没有料到,蔑货的式微时代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