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二)

  关于病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就来说说我所在的1205病房吧!

  这个病房共有3个病人,全是男士,两个零零后,儿子和一个小哥,这个小哥哥比儿子稍微大一点,现就读本市大学一年级体育专业;另一个是五零后,一个坚强典型的成熟男子。相对来说,三人都动了手术,但是除了儿子外,大男孩的病情相对较轻,他手术结束后,自己整个人是清醒的,且当天晚上就可以进食稀饭或汤;年长的父辈也是在几个女人的帮助下,更多靠自已挪动到床上去的。而且自他入院好几天以来,常常是他一个人来回行动。据说,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也在医院上班,有个小孙儿还在上幼儿园,需要老伴儿照顾,他说不希望自己的病把老伴儿的身体拖垮了。

因为这两个男孩需要陪伴,两位年纪相仿的妈妈自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聊起来,竟然都是老乡,距离又近了一层。这位妈妈自己家做餐饮行业,且店就在医院附近,遇事会想办法,手脚麻利,非常能干,时常帮我做这做那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刚刚从手术室出来,当天动弹不得,尤其是那个排废水的塑料小壶和管子在床上,特别担心圧着;可以起床缓慢行走时,既要拿吊瓶,又要注意拿壶,稍不注意掉下来,就会扯疼伤口。这时美妈给了一个建议,将壶上的一个塑料吊环挂到衣服的纽扣上,我们试了一下效果很不错,来回很方便,可是两天之后发现,这样放置壶,可能会影响内部杂物的排出,我们再次进行调整,把壶倒过来,下端扣在扣眼上,上端怎么办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却发现人家都已经设计好了,上面还有一个夹子,正好可以夹在衣服上。我突然发现:很多时候遇事,真的需要动脑盘想办法,只要肯动脑,办法总会有;而且当你想到办法充满成就感时,你会发现,其实这些办法早就有人想出来了。

这一件事,让我想起,咱们做教育工作时,不也一样吗?我们遇到的困惑,其实自古以来,大抵就是如此,只不过不同时代,人们的思维不一样罢了。但是继承前人的经验与方法,创造性地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改进与优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还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可见经验的重要性,而这些经验从何处来?除了向身边的人请教外,最重要的就是向网络、向文本学习!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今天,是进入医院的第7天,是正月初十,全国人民都还沉浸在年味中,但我却发现:这个年虽然曾让我焦虑,让我着急,让我慌乱,但是调整好心态,凡事往好处看,孩子生病正逢时,学习工作两不误,生活作息有规律,也许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祝愿儿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满怀感恩之心,向着阳光潇洒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年1月,妈妈被检查出了卵巢癌。当时的我茫然无措,只会一遍遍在手机上搜索这个关键词,期待找到一丝希望。在不安...
    鱼巴巴阅读 2,372评论 0 2
  • 《医院里的老伴儿》 ——徐贺齐 一老太太住院,问其原因,笑...
    风中云_f678阅读 1,469评论 0 1
  • 序 刚开学,幼儿园里,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小罐糖果,告诉他们:每个人罐子里的糖果一样多,每人只此一罐,吃完就再也没...
    杨爱民阅读 3,698评论 1 5
  • 母亲在我这个年纪发现的毛病,一直攒到现在才去治疗。 对于她能去寻医问药这件事,我其实是非常兴奋的,毕竟她一贯的作风...
    变质的土豆阅读 3,008评论 0 2
  • 昨天儿子问我:妈妈,为什么在医院里遇到人,都会在一起聊天,讲话,都像熟人一样?我说:因为大家都是亲人啊! 是的,从...
    江畔桃圓阅读 2,4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