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兰
郭沫若评价庄子时说:“秦汉以来的每⼀部中国⽂学史,差不多⼤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兼⽂章家的⼈,在中国古代哲⼈中,实在是绝⽆仅有。”
确实如此,庄子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的文章构思巧妙,时常引经据典,运用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比喻告诉大家如何为人处世。
古典文化学者陈可抒评注的《人间逍遥游》,使庄子的故事更加形象具体,言简意赅,我阅读的时候,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欣喜感。
在《人世间》模块中我看到了人生的三种事:欲做之事、必做之事和待做之事。以此同时,根据不同人对三种事情的不同反应,我看到了世间的三类人。
1,欲做之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人间逍遥游》中有个关于颜回和孔子的故事。
颜回得知卫国的现任国君年轻⽓壮,作风独裁,随意处理国事,听不别人的何批评,还特别爱打仗,不顾⼠兵死活,把卫国搞得乌烟瘴气,所以颜回打算学孔子的教化之道,去卫国劝说国君。
临行之前,颜回向孔子讲述自己的意愿,孔子从现实情况进行多方讲解分析告知颜回现在不可行,需要达成心斋的状态才行。颜回听从孔子的劝告,达成“虚而待物”的心斋。
颜回要去卫国的决心改变,孔子改变的是颜回的认识和心态。欲做之事,不必抱有执念,只需要把握大道,努力前行就可以。这就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曾国藩就是一个对欲做之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他的身体不好,32岁便开始患眼病;他有些愚笨,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他的行动速度不快,左宗棠评价他是儒缓。可就是这么一个身体不好,又不聪明,做事缓慢的人最后立下了千古大业,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他的一生用勤奋和坚持书写。他做事之前不考虑结果会怎么样,而是用心做事,持之以恒,最终才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利国重臣。
2,必做之事:责无旁贷,尽心尽力
《庄子人世间》中说道:叶公受楚国国王派遣,要到齐国做重要事务。叶公因为害怕齐国的刁难,请教孔子。他将自己的担心和害怕详细和孔子述说,孔子听后一一解答,并且告知处理这类事情的三点注意事项。
孔子劝告他:“⾝处乱世,还宜顺应环境,优哉游哉,该做什么才做什么,不要多事,以求安宁……与其预作设想,苦了⾃⼰,不如乐观些,认了天命吧。”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推脱不掉的。遇到必做之事,有些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承担起重任,不考虑退路,破釜沉舟,尽心尽力地做事。王阳明就是这类人。
在王阳明一生中最为令人瞩目的便是平定宁王之乱。宁王朱宸濠生日当天在南昌发起叛乱,王阳明得知此事之时,身旁只有百余人的疲弱士兵,但他没有退缩,勇往直前去平反,他本人险些丧命。
身处险境的王阳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处事不惊,采用攻心奇谋,最终以41天的时间平定了密谋十年的宁王之乱。
3,待做之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颜阖接受了卫国的聘请,到卫国侍候太⼦。得知太⼦很难侍候,便去请教著名的贤⼤夫蘧伯⽟先⽣,他该如何处之。
蘧伯⽟告诉他要谨慎一些,先站稳脚跟,猫⽑顺着抹,引他⾛正路,⽽不要触犯他。他用三个简单的案例告诉他三个法则:螳臂不当车、养虎不触怒、爱马不骄溺。
对于那些待做之事,我们要学会用心分析,随而化之,以不变应万变。生活中也有一类人对待此类的事物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生存之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庄子用人生的三件事,告诉我们世间的三类人。读他们的故事时,我总能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
我也在思考,如果遇到欲做之事,我是否能够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倘若面对必做之事,我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无旁贷,尽心尽力?若真的碰到待做之事,我是否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力?我会带着这份觉察继续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