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读《山海经》(七十一)

【原文】

4.45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zhēng)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gé)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通“鳝”)鱼而一目,其音如欧(通“呕”),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

再往东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女烝山(一说在今河北大名县一带;一说可能是今山东省境内的石膏山),山上不长草木。

石膏水(水名,一说是今布列亚河)由此处发源,向西流入鬲水(水名,今黑龙江),水中有许多薄鱼,这种鱼形状与鳝鱼相似,只长着一只眼睛,发出的声音像人的呕吐声。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原文】

4.46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qiū)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訆,见则天下大穰(ráng)。

【译文】

再往东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钦山(在今山东省境内),山中有许多金和玉,没有石头。

师水(一说指今饶河)发源于此,向北流入皋泽,水中有许多鱃鱼,还有许多带花纹的贝。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与猪相似,长着长长的獠牙,这种兽名叫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获得大丰收。

【原文】

4.47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䱻(huá)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

再往东南走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子桐山(一说在今山东境内;一说在今山西境内)。

子桐水(一说是今山西的潇河;一说是今山东的潍河)由此处发源,向西注入余如泽。

水中有很多䱻鱼,它形状与鱼相似,但长着鸟一样的翅膀,在水中出入时身体会闪闪发光,发出的声音与鸳鸯的叫声相似。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有大旱灾发生。

【原文】

4.48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yǎn)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yá),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剡山(一说在今山东境内;一说是今巴士古山脉),山中有很多金和玉。

山中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猪,长着人一样的脸,黄色的身子,红色的的尾巴,这种兽名叫合窳,它发生的声音如同婴儿的啼哭声,这种兽能吃人,也能吃昆虫和蛇。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东次四经 【原文】 《东次四经》记述了从北号山至太山共计八座山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它们座落在今山东、河北、江苏...
    言小暖阅读 3,541评论 0 2
  • 【原文】 4.10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ǎn),其中多䖺...
    言小暖阅读 2,990评论 0 3
  • 【原文】 3.15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译文】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有座山,名叫小咸山(...
    言小暖阅读 4,243评论 0 3
  • 【原文】 2.47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多䱻(huá)鱼,其状如蛇而...
    言小暖阅读 4,023评论 0 2
  • 【原文】 3.19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huái)泽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䲃(zǎo)鱼,其状如...
    言小暖阅读 4,3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