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护好根”,时刻以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为指引。在五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中华文明培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身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继承先贤“仁者爱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子和而不同”等宝贵精神资源,牢记仁爱、民本、诚信、正义等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浇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未停下追逐文化的脚步。从群星闪耀的诸子百家到汗牛充栋的古诗词再到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中华文化不断创造、不断创新,方能积土为山、聚河成海,凝结出累累硕果。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要“育新苗”,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以广州非遗活化为例,早从十年前起,广州市就率先开始推动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摄制了多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近年来,广州市则开始探索新媒体形式的非遗数字化传播,建设并推广“抖音广州非遗馆”,让更多人看到广州非遗,认识广州非遗。此外,广州市与网络、科技企业联动,推动非遗以年轻化形式展现,比如将非遗洪拳融入《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游戏场景,在非遗醒狮的基础上开放醒狮体感机器人、实现体感“狮王争霸”等等。非遗活化的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持续提升非遗与当代生活的紧密度,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发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积极性和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中华文化,我们的事业就没有向前推进的精神脊梁。要在躬身实践中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汇聚14亿人的磅礴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