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感到悲观消极,那么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习得性无助了。这一概念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后提出的,他指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用,那么他就学会了习得性无助。这样的无助会使人长期陷入消极、悲观情绪中,将失败看作常态、永久,认为成功是暂时的、于己无关,从来不会努力去争取想要的,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和寿命。
在塞利格曼教授看来,习得性无助的核心在于悲观的解释风格。不是发生的事情让人产生情绪,而是对这件事的自我想法和解释才是最终原因,这就是解释风格。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解释风格不同,从而产生的结果和行为也就不同。悲观的人认为坏事是永久、普遍、人格化的,好事是暂时、特定、非人格化的。乐观的人则相反。比如同样是上课被老师批评了,乐观的学生觉得老师只是指出我的错误,只是针对这一次的错误进行批评,下次改正就是了。而悲观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很笨,做不对题,不是学习的料,将一次的错误上升到对整个人的否定,更加消沉。一个人拥有怎样的解释风格,就可以看出他是悲观还是乐观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塞利格曼教授没有全面否定悲观,他认为悲观仍然是有用的。当评估出失败的成本特别大时,比如需要做出重大决策,就应该采用悲观的解释风格,谨慎对待,避免盲目乐观。所以,拥有经常性乐观和偶尔悲观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那对于长期悲观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呢?塞利格曼提出了两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和反驳。转移注意力是在想法出现时及时喊"卡",先做其他事情,找一个特定的时间再来处理想法和情绪,比如下班后、休息间隙等,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将想法写下来。第二种方法——反驳,则是找出客观事实与产生的行为结果之间的想法,像参加辩论赛一样不停的反驳这些想法,直到它被击倒,再也找不到理由和借口。在此,有四种工具可以使用,即证据、其他可能性、暗示和用途。通常,每一次反驳都不会只使用一个工具,我将它们整合后,反驳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找到证明这些想法是歪曲、不真实的依据,证明大脑的想法不能完全充分构成事实,这往往是真实发生在身上的事。
其次,找到发生这件事的其他可能性,这些原因可能是当时没有及时想到的。比如,可能他有事没看到信息,可能他们在讲其他与我无关的……
然后,找到当下最重要、最应该去做的事,转移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会发现想法是对的,这时就想想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可以怎么去改变它,找到解决方法以防止结果恶化。
最后,不断练习。悲观是长期形成的,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反驳就会完全扭转,所以,要练习、练习、再练习。当长期这样做了后,大脑里的悲观想法就会消失。
对于每个人来讲,乐观都是可以在后天学会的,不要让悲观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