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佩工作日志9.20
今天周五,第一节课是整本书阅读,作为数学老师,能上语文课的机会不多,当然不能错过。首先跟孩子们一起观看故事视频,一起读了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看的时候特别认真,看完后叽叽喳喳都想说自己的想法,我请了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了分享。分享完有给孩子们留了十分钟时间,让孩子们大声朗读,读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一个故事孩子们学到了好词好句,还有自己的收获,进行的非常愉快。通过阅读我发现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和信息检索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读的非常熟练,能抓住中心意思,有的同学则比较欠缺,理解能力直接影响上课的效率,这也是一直倡导抓好阅读能力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课的数学课也比较顺利,今天的内容是“利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解决实际问题”。上课前出示了本节课的目标,给孩子们解释了“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的意思,还让孩子了解了什么是应用意识,让孩子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孩子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一个吹气球的故事导入,我化身拉拉队员,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回忆了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知识,顺利进入探究环节,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大多数孩子都能找到标准量进行加减。在举一反三中有这样一道题“小红有50张卡片,小亮有30张卡片,小红再给小亮多少张他俩就同样多了?”因为上学期做过这样的题目,一多半同学都能列出算式,求出答案。做完总结了做这一类问题的一句话“先求出多的部分,再把多的部分分成两等份”,总结出这句话以后我告诉孩子们这句话就是这一类题的“钥匙”,你牢牢拿好这把“钥匙”,这一类题你都会做,孩子们有点不相信,我立马出了一道题“于同学(我班同学)数学课上赢得了46朵小红花,王同学数学课上赢了20朵小红花,于同学给王同学多少朵他俩就同样多了?”一听是关于自己的题目,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不用列算式,异口同声说出答案,尝试了一下“钥匙”很好用。此刻,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欢呼起来了,我疑惑的问他们:你们的欢呼是终于下课了吗?他们告诉我,是欢呼自己学会了。下课后听到一个小女孩说“这节课真有意思”,课的内容不花哨,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喜欢,在欢呼中结束了这节课。
前天晚上小家伙白天睡觉睡多了,凌晨一点才睡,昨天晚上老二从凳子上掉下来,挂急诊缝了两针凌晨才回家,身体是劳累的,但心情很平静,白天踏实工作,回家用心生活,每天都在各种打怪,慢慢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