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当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那些当年考上北大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下面很多人留言,有人说,跟人见面聊天,绝不主动提自己的毕业院校,生怕别人知道我是北大的,给母校丢人;有人说,大一的时候听老师讲座,只记得那个讲师在最后铿锵有力地说:不要让,考上北大,成为你的人生巅峰,后来才发现,考上北大,可能真的就是我的人生巅峰了……有人说,去报到的第一天,在宿舍见到了另外三个室友,分别来自山西、河南和江苏,通过一阵寒暄得知,这个宿舍除了我之外,都是状元……


在某社交软件看到一个帖子,某清华毕业生,毕业后去了某汽车修理工厂干了6年,想跳槽,期望薪资8000-10000,然后投的简历被拿出来鄙视了,配文是:清华毕业有啥用,还不是去了修理工厂!不知道此人要是知道因为自己是清华毕业,反而被鄙视了会作何感想!不知道会不会像前面的北大毕业生一样,感慨自己的学历带来的压力呢?!


清华北大,这是全中国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去的高等学府,在中国的高考这场战役中,只有最终获胜的那些天之骄子才能进入到这两个地方。清华园,未名湖,是无数学生的梦!


同样的,进入了这样的学校,你似乎就注定离成功更近一步了。因为你的起点高,所以你必须在以后的人生中都要做得好。普通院校毕业生,如果后来发展得好,那叫逆袭,发展的不好,那就不置可否;清华北大毕业的,如果发展的好,那叫理所应当,如果混的不好,反而让人不能接受!社会上似乎总是有一种声音在说:因为你是清华毕业的,所以,你必须要比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更优秀;因为你是北大毕业的,所以你在毕业多年后,必须依然要能够傲视群雄。如果你混得不好,那你就是给母校丢人,给学校抹黑。


其实这样的想法真的会很累,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别人的期待,是否应该是你努力的方向,这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平衡的,就像《被讨厌的勇气》说提到的一样,我们一定要做到课题的分离,只有当你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后,你的人生才能更有价值感。


还记得那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么,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分配至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最终因为生活所迫,放下笔杆拿起屠刀,从一名文弱书生变成了一名猪肉佬。当初,他选择走上这一条路,也受到了很多的非议,很多人说北大毕业又如何,最后还是只能卖猪肉,然而,他现在已经将猪肉做成品牌,年销售额近20亿,给母校捐款9亿。陆步轩,这个北大毕业生,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神话,充满了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试问,如果他一直活在自己北大毕业生的光环里,又怎么会迈出这一步呢,去拿起屠刀,做一名北大毕业的屠夫。或许这其中有无奈,有辛酸,有命运的安排,但是,如果他一直活在这种情绪中,又怎么能把事业做大做强呢,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励志故事?!


所以,请千万不要被曾经的光环所限制,接受自己的平凡,未尝不是一种成熟呢!曾经的荣耀,是对你过去的肯定,但是未来的路,依然充满荆棘和未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些人赢在了开局,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未来正因为它的未知,才充满了魅力。


那些从清华北大毕业的人,请相信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那些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人,也请相信,人生这场马拉松,任何时候都会有机会逆风翻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