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重新读了《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对于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买来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当时小朋友还在大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到对于数学这个科目,妈妈在辅导功课时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只记得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例子,从生活中带来的数学体验和数学启蒙,这在我看来要比严肃地去刷N套练习册,要有趣的多、也自然得多。
这几年断断续续地在翻看这本书的内容,也推荐给了很多好朋友,对于“掰着手指头数数”这件事非常赞同。这次重读,带着对小范同学的数学科目学习的思考,谨慎地做了笔记。重读过程中时常将书放在床头或沙发,小范同学就拿起来,看得特别带劲,还时不时的和我交流几句,我才发现她的侧重点在于作者的妈妈是如何和小孩子沟通的,从而来反驳我的不耐烦或者发脾气。
小范同学经过几年的校内学习,数学科目显得稍微有点吃力,在理解力或者准确度上时常有偏差,明显低于英语和语文的学习。但是,小范在课外参加了一个长达三年的数学思维的课程。爸爸妈妈都是理工科毕业,对于她的数学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觉得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有时还会不耐烦为什么会出这么多诸如计算错、抄错数、答案写错之类错误。课外学习的挫败感、父母的掉以轻心,有可能是造成小范学习数学科目较为吃力、产生畏惧感的原因。
在疫情期间,观察了小范的数学学习过程,包括上网课、完成作业、提交作业、订正作业,从一开始的耐心指导,到后面的情绪失控,再到最后分析原因、不发脾气。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也可以从平时的点滴记录中找到蛛丝马迹。
最初看到小朋友作业本上的错误时,尤其是抄错数字这样的错误,气得真有撕掉作业本的冲动。但也能感受到小范的不自在,甚至是一丝恐惧。后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记录了做题特点(不爱用草稿本、容易跳步骤、追求速度)、分析了做错题的原因并尝试把原因简要地记在错题旁边(记录这事儿发生在小范同学也看了《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后),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出错的题目,把心里的想法、做题的过程说出来。
这段时间辅导了一下小范的数学作业,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的所谓的“辅导”根本不是真正的辅导。
首先来说说妈妈和老师的区别。正如书中所说,老师带给小朋友的是“知识-理性-系统”,而妈妈给的是“兴趣-动力-喜悦”。这样一来,家长没有办法取代老师,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家长,作用不同,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地提高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这也解释我这段时间的一个总结,任课老师更明白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更了解当前小朋友的整体认知水平,可以以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知识包含的意思。最近跟着小范同学听了一下电视网课,有时候真是觉得老师的讲解速度有些慢,但的确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把知识术语和生活语言结合得特别好,留足了思考时间,小朋友听着不费劲,平静状态下就把知识点掌握个至少八成以上。
再来说说辅导的误区。在辅导过程中,知识点除了要“懂”,还要会“讲”,任何一条做不到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辅导效果。尤其是妈妈“懂”但不知道怎么“讲”清楚时,容易和小朋友的认识不同步,在心情不太爽快的情况下,更容易着急上火,甚至觉得孩子“听不懂好麻烦”,或者,直接觉得孩子“态度不认真、没认真听”,这时,即使孩子一个字写得不好看、竖式列得不太直、突然找个橡皮改个错误,都可能成为“一顿暴批”的导火索。这次辅导就在妈妈怒、孩子哭、双方都觉得好委屈中收场。即使亲子关系和睦,过一会儿又你搂我抱地撒起娇来,也不利于后续的辅导过程,一到妈妈讲题时,小朋友就容易陷入担忧、紧张的状态,一到孩子做题,也容易陷入过于担心题目做错的忐忑中,而这些状态容易造成精力不集中,对于学习是极其不利的。一个“好心”的辅导,带来了最怕的“不专注”,好心办坏事,估计也是如此了。
最后再来说说受益的方法。小范的中文阅读能力很强,这次她也跟着重读了这本书,以前在我不辅导她功课的时候,她读了这本书,说我不太关心她的学习。这次,她更注重细节了。本身这本书中的例子都来自生活,非常有趣,再加上一些方法指导,她打算通过这本书“教育一下妈妈”,看看“别人家的妈妈是怎么做的”。所以,暂且不谈具体的方法,这本书受益于我们的第一条是让我俩有机会就具体的数学学习问题进行交流,在这种敞开了说的状态下,在我的“不经意”的提醒下,小范同学倒是真想实践一下书中的方法。例如,“把思考过程说出来“——拍了一个解题的视频、偶尔给我讲几道我不太会讲的题;“小学生做错题的五大原因”——在试卷上把每道题的出错原因写在旁边,“出错是学习的机会”——做错题很正常、做错了题去改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我觉得我们俩的心态放轻松了。
偶尔地,小范同学还会提醒我一下,“家长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是不合适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上次小朋友分析了试卷,我讨好地问她:“你看,妈妈这次没有发火吧,厉害不?”她很疑惑地反问:“这本来就不应该发火呀,发火能管什么用?!”这和爸爸一贯的说法一模一样,“本来就很正常”、“发火能有什么用”……
数学学习还在继续,我也会更加关注,只是关注的重点转移了,侧重于怎么有效辅导,而不是小朋友掌握了多少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