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980——029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晴
书不尽言(一)
——书信集成书过程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唐·李绅
书信是表达心声的好方式,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魏书生
引子
你还用纸和笔写信吗?99%的人会说“NO.”手机、微信、电子邮件、电脑等现代化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分分钟与对方连线,纸质的书信多慢呢,三天才能收到,对于这个危机、速度、多变的时代,它已经过时了。
真的吗?
我们南阳市第32小学三十二班和方城县赵河镇石寨学校李凤老师的六一班通讯一年,出版书信集《书不尽言》,共28万6000字,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写作热情,出乎意料,令人惊叹。
回顾写信的过程,竟有如此多美妙的花絮值得分享,忍不住穿越到一年前——
1、初衷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书信是心声的录音带,它可以传递心声,保存心声,什么时候想‘听’,便将过去的书信找出来,打开,于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便在眼前跳动,激人奋发,催人向上。”魏书生老师、于永正老师、张祖庆老师、季锋老师等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都曾带领学生与外校通信、联谊、见面、联欢、旅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对而言,书信的速度的确慢,但凡事有一弊就有一利,正是由于慢,通信人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倾诉,话语越思越丰富,感情越酿越醇厚,提笔之时,文思泉涌,一吐为快,犹如背生双翼,翱翔于茫茫大海之上,穿梭于叶尖浪峰之巅,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爽哉痛哉!
怀着这份美好的期许,2021年暑假,我的脑海中盘旋着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写信。
2、受挫
苍松翠竹,飞瀑流泉,巍巍太白顶屹立在桐柏山系,登顶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据说它是电视剧《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拍摄现场,如果孩子们和笔友在太白顶联欢,倩影与青山依偎,笑声与清泉相和,将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我傻傻地畅想着,似乎孩子们的书信已经往返多封了。
师范的老同学杜鑫住在山清水秀的桐柏县,同学群里每天都有他沿山跑半马的壮举,俊美的脸庞依如20年前清秀。热爱健康的人,一般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我向他发出了邀请:
“老同学,我想和你商量个事:今年秋期我们班能不能和你的学生组成联谊班?我们互相写信,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如果进展不错,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爬一爬桐柏山,你看怎么样呢?”
很快收到老同学的回复:
“当个有情怀的老师,生活工作也有情趣,我一听就有兴趣。将心比心,咱们风趣、幽默、善良、认真地做事,孩子们也会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关系,还有快乐、自信、上进。可惜这几年我没有当班主任,我教初中三个班的物理,咱的老同学刘军旗在小学教语文,我把他的微信推给你,机会难得,你好好跟他沟通一下。”
不愧是老同学,师范三年的同窗之情就像透明的白开水,洁净无瑕,虽不能联谊,这份鼓励也是不小的精神支持。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满怀必胜的信心拨通了老同学刘军旗的电话,20年没见,他的语气有些冷漠:
“你以前弄过吗?好弄不?费事不?”
我犹豫了:“我也没弄过,不好说。”
他斩钉截铁地说:“那我不弄了,要是到时候太忙,我怕中途终止影响你,我们一上班杂事太多。”
放下电话,我的大脑一片茫然,就像落入水中的花瓣,失去根基,顺水漂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窗外的大杨树枝繁叶茂,哗哗的树叶那么刺耳,嗡嗡的蝉鸣那么聒噪。
学校事务多如牛毛,老师们从早晨进校,到晚上离校,十个小时的时间,犹如陀螺团团转,少有闲暇,许多人身体透支,健康失衡,多余的活一点都不想干。身在其中,我能理解,那么,我酝酿了许久的计划就此放弃吗?
怎么办呢?
3、搁浅
开学一个多月了,我被繁忙的事务裹挟着,暂时遗忘了这件事,国庆放假,一有空闲,我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我搜肠刮肚地把认识的远方的朋友们回忆了个遍:距离不能太近,太近容易相见,失去神秘感;环境差异要大,这样读起信来饶有兴趣;老师要有情怀,愿意给孩子们时间写信,愿意跑腿寄信……
纵横交错的思维编织成一张亲切的面孔——方城县赵河镇石寨学校的李凤姐,她是魏研团队的老人,她对学生的关爱弥漫在字里行间,素未谋面却打电话手把手教我如何钉钉直播,发视频一步一步提醒我“座右铭”的制作技巧。她就像邻家大姐,无所不能,古道热肠。私立学校事务冗繁,她愿意和我们联谊吗?我的心里七上八下。
我忐忑不安地试探:“凤姐,你在吗?如果我们班的学生和你的学生通信,你看行吗?”
上午11:03发出短信,我的心就像在火上烤,焦躁,烦闷,每一秒钟都是煎熬,凤姐的回话只在四分钟后,我却觉得像熬了四年。
“可以呀!谢谢你的设计,你的经验比较足,你先把方案拟定一下。”凤姐的文字犹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看到这句话,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窗外的阳光从来没有这么灿烂过,我陶醉了:凤姐,真想抱着你亲一下。
这个活动我也从来没有做过,第一步该怎么迈出呢?感谢南京名师季锋老师的指导:
联系好学校,你就跟那个老师保持联系,可以让他们先写,也可以你们先写。要教孩子们写信的格式,班级、姓名、落款要对,每人准备一个信封,写好之后封好,建议用快递,快递比较方便,不会遗失,到邮局寄,遗失了比较麻烦。
通信不用太频繁,一个月通一次就好,班级人数要对等。如果他们人少,可以两个人同时给一个人写信。如果他们人多,可以让一个优秀的学生跟对方两个人通信。不要以成绩选笔友,男女分开更好,比如男生和男生写,女生给和女生写,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异性写信聊得不够过瘾。
不用做什么准备,你们主动先写,写好就快递过去,他们再写回信寄过来,这样就可以了。
去年成都的行知写作营上,张祖庆老师也大力提倡书信联谊,他说最好不要让学生留下电话号码、微信、QQ,这样更有神秘感,沟通更自然。
我把这些一股脑发给凤姐,她兴奋地说:“我准备班级学生的电子档,注明性别、爱好发给你,对孩子们选择笔友结对有帮助!”
凤姐是资深的老教师,经验丰富,反应敏捷,我庆幸能和智者共舞,一路采撷,收获满满。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正当我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中时,一个消息传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领导通知我去信阳师院学习两个星期,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报到,我连见孩子们的时间也没有。本来计划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先写第一封信,咱毕竟是发起者,可是——
好事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