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对整个欧洲的回忆中,茨威格谈到,“巴黎是个永远青春焕发的城市——没有一座城市有巴黎这样具备一种天赋的本领:能使任何一个与它接近的人感到欢欣。”
巴黎,曾给予我们最睿智的学说,最杰出的榜样,最怪诞的艺术家,同时又给每一个人开辟出一条自由之路。尼采在这里寻到查拉图司特拉灵感;梵高在这里为画布增添了明亮的颜色……
巴黎,早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坐标,包容、自由、富有活力都是它的化身。
Sam Mendes拍了一个电影《革命之路》,也与巴黎形影相顾。
2
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郊区革命路上,住着一对人人称羡的夫妻。丈夫Frank是个中产职员,每天戴着小圆礼帽去上自己也不中意的班,妻子April是家庭主妇,每天煮饭洗碗,透过窗口看两个孩子嬉戏。他们的生活普普通通、枯燥无味,一天可以看尽一辈子。
但最初,不是这样的。Frank是一个侃侃而谈、壮志满怀的有趣青年,April是个风情万种、热爱表演的未来之星。对比之下,现状愈发难以忍受。终于,在April一次失败的表演之后,两人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了。
他们针锋相对、恶语相向,不余遗力地把责任都推给对方,企图证明并非“自身失败”。无果。
于是,那个那个意味着一切——其实仅仅标识在地图上的巴黎上线了。
巴黎!April滔滔不绝地劝说Frank,去巴黎吧!到了巴黎,我们就可以找到真正的生活,就可以实现我们的梦想!到了巴黎,我们就不再争吵,生活也不再窒息!我们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改变还来得及……
Frank动心了,于是他们开始畅想巴黎的新生活,开始打点行李通知亲友。
此时,Frank突然受到领导赏识,被通知将升职加薪,于是他就动摇了。而April则只能,甚至将永远作为一个附加品存在,然后她就愤怒了。
然后,悲剧发生了。
然后没有人,没有任何人,去了巴黎。
巴黎,那个人人称赞的巴黎,没能拯救他们。
3
导演借两者的冲突——April的勇气和Frank的懦弱,设置了一个关于选择的问句。
每一个人,都曾认为自己是特别的。而在漫长的,寡淡的生活中,想象中命运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桥段始终没有出现,仅仅扮演者小圆帽,小窗口一般的群演角色。长此以往,最初的那份笃定的信念不断被质疑,不禁设想——“或许我只是,也仅仅只能是「他们中的一个」”。面对这种困境,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个是April代表的拒绝、反抗、逃离;一个是Frank代表的接受、麻木、屈服。
每一个April都在劝诱着Frank,走吧,去寻找/建造更好的天地,不该被埋没……每一次Frank都动心了,而最终还是决定,就这样吧。
就这样,乌托邦彻底被打碎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小确幸都胎死腹中。
Frank太让人失望了,但他只是贪图安逸吗?
并不是。凄风苦雨不算什么,他只是害怕设想变成事实,害怕自己勇敢地放弃一切去探索内心的时候,会惊恐地发现里面其实空无一物。放弃并不难,关键是为什么。就像Frank说的:“如果有个什么特长也许会去孤注一掷地开发它,但问题是我并没有。”
事实上,Frank和April同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每一个选择的分叉,我们总是被April鼓动,却又总是因Frank退却。两者僵持不下时,可能分裂出无数个路口。遗憾的是,只有革命路的Frank升职加薪了。
当无法拒绝的时候,接受反而也是一种勇气。
只是,巴黎究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