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往往会激怒我们?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做法吗?
你经常因为孩子完成作业拖拉提醒他。又是让人头疼的周末来了,因为往往这个时候孩子拖延的毛病越是严重。从周六早晨,你把他从床上叫醒的那一刻起,就在反复地唠叨要赶快把作业写完这件事,但是直到周日晚上你去检查他的作业才发现,还有一半作业只字未动。你感觉自己快要发疯了。
所以,在我们看来,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拖延的行为。但孩子的拖延真的和我们烦躁的情绪有直接关系吗?其实不然。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在我们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是情节。我们称之为:主观臆断。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时,我们的大脑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我们产生情绪。
想要形成不同感受,产生不同行为,关键在于想办法放慢节奏,避免产生过激行为。以下四步可以帮助我们放慢节奏。
回到最初的案例。是什么让那个妈妈产生愤怒的情绪?
「行为」我刚才出现了失控的行为,对孩子大吼大叫,并使用威胁的语言。
「感受」因为孩子的拖延让我很烦躁,让我有些抑郁,让我压力很大。
「想法」质疑,我的感受和想法真的是对的吗?难道孩子真的是不想写作业?难道孩子真的只是想给你添麻烦?难道他非要和你大吵一架才开心吗?相信这些答案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
想要控制自己的感受,第一步就是破除这样一个错误观点,即我们产生的是唯一正确的感受。请不要把想法与事实混为一谈。因为大脑的处理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将:
我们认为的东西=我们看到的东西。
事实是一成不变的,变化的是我们对事实的想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见闻」孩子在作业这件事情上总是很拖延,难道真的是他不想写作业吗?或者是不是因为某些科目的作业让他感觉难度系数太大,他自己不想面对;亦或者是他的时间规划存在问题;亦或是他最近感觉很累,只是想放松一下等等。真正的原因只有和孩子聊过才能知道,但很多时候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们和事实越远。或许,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找个时间和孩子坐下来,好好探讨下为什么会产生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