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史学界开山鼻祖,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所著的《史记》位居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史之首。
司马迁,字子长,今陕西韩城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90年之间。与汉武帝统治时期大致相当。
他十岁开始读古书,曾经追随当时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春秋,向孔安国请教过尚书。
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期间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借机得以了解了那里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司马迁家族曾经世代做过周朝的史官,其父司马谈又做了西汉王朝的太史令。
汉武帝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社会繁荣富庶。
这激发了司马谈撰写通史的意愿,但尚未动手,人却已是。
他临死前叮嘱司马迁一定要完成这一事业。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做了太史令,得以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丰富了学识。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动手编写史记。
在编写过程中,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差点使这一事业毁于一旦。
公元前99年,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李陵出击,匈奴不料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由于家里贫穷,他无法出钱赎罪屈辱地接受了士大夫最不齿的服刑。
公元前96年,司马迁获赦出狱,做了一支由宦官担任的中书令,掌管皇帝的文书机要。
从而能够接触到更多详实的史料,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封建王朝的政治运作。
他继续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史记原名太史公数,上起黄帝下迄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记述了上下3000年的历史。
全书以人物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2000年间正史的编纂树立了规范。
全书分为12本纪十表八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计526500字。
本季为记述历代帝王的事迹。
表是春秋以来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技术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史记。
列传记述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篇幅最大,所以称之为纪传体。
纪传体是司马迁首创的体例史记,便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种体力一直被历代的史学家所沿用,史记不仅对上至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下至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进行记述和评价,还未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逆转,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等以专章的形式进行论述。
因此,他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是这样叙述,他下狱,受刑后发愤修史的抱负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因此,史记不但忠实地记述了历史,而且还表达了司马迁进步的史学观和人生观。
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他既为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成为了后世历史研究的典范,同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更成为历代史学家修史所遵循的原则,此外,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也正是由于一代代史学家的努力。
我国才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
才能独步世界的保留了丰富的历代史学资料,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留下了巨大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