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即便和我的观点完全相反的,我在说出赞同还是反对时,是为了说出我自己的理解,但同时也允许各自保留各自的观点。】
以上这句话,很有意义!不是我说的,是某位贤友说的。
相信,这样的观点,有很多人也会有。包括我自己,我也是很赞同这观点的。但在我深入一想之后,我问我自己:〝我是真的尊重吗?〞、〝我是真的真的在尊重吗?〞
这就涉及了我的自我扣问了,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在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吗?
即便有可能会与我的利益有所冲突时,我也是如此吗?我还能尊重吗?
即便有可能会与我的信仰有所冲突时,我也是如此吗?我也能尊重吗?
观点,是利益的前哨站,也是信仰的前哨站。
当不涉及利益与信仰前,所谓的观点,确实是可以自由讨论的(问题是,不涉及重要议题的讨论,只要没有足够的觉知度,便往往会将生命耗散在无意义的讨论之上,昧人与昧人之间相互说昧事,这种昧事件便由焉而生的了!这是很可怕的,是故当思免。)。
但,一旦涉及之后,就可以检视出…在自己口中…所谓的〝尊重〞…的真实力道与透达度了。
所谓的…厚重且由衷的尊重,并不是停留于说说而已的层级而已,而更是对…哪怕在自己最艰难的状态下(自己的利益被冲突到了、自己的信仰被撼动到了…),自己都还能对对方的【绝对点】保有尊敬与珍重,乃至于对对方的〔【绝对点】以外的范围〕仍保有真心想要去理解的绝对诚意(至于时间与精力是否允许,那倒另当别论)。
若真的达到以上的理解程度后,这时的再说〝尊重〞,这下子,哪怕是要涉及利益与信仰,哪怕再冲突,所谓的观点交锋,便确实是可以透过自由讨论而取到对彼我生命的最大支持的。
一、 《对对方的【绝对点】的看不出来,也没想要进一步看》,这不叫尊重。
二、 《没对对方的〔【绝对点】以外的范围〕保有真心想要去理解的绝对诚意》,这也不叫尊重。
三、 《对对方的【绝对点】的看不出来,真心想要更进一步看》,这才叫尊重。
四、 《真对对方的〔【绝对点】以外的范围 〕保有真心想要去理解的绝对诚意》,这真有在尊重。
讨论的目的在于…启明、发明。于是可以这么确定:凡是不启明、不发明的讨论,均当避免。
昧人不足以自鉴,更何况鉴人;唯明人足以自鉴鉴人。基于可自鉴鉴人的本事,甚至连昧人都可作自师,毕竟,光可…鉴仁。
昧人与昧人的讨论,浅明人要见机放光,深明人会见机放光;若机不至,那么讨论,不当涉入。唯浅明进到深明间的历程,试误的过程,不可避免。但每次试误后都会因为复盘,而能够由浅晋深!
明人与昧人的讨论,明人要为昧人灌入明光;若明光不入,那么讨论,便当休止。
明人与明人的讨论,明人要为明人之昧处灌入明光;若明光不入,那么讨论,便当休止。
综上,总之,令彼我离开〔【绝对点】以外的范围 〕,并作对返回【绝对点】的努力,这才是功不唐捐的努力。与这种努力校准的讨论,才算得上是正正真真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