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由原来的难以获取信息,发展到了信息太多,而我们无法抓住什么是我们正真需要的信息。那么我们是否问过自己,需要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道理懂的很多,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怪圈里。这里面可能有执行力的问题,那是否也存在我们信息质量的问题?我们只会大量地搜集信息,可是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对我们行为有影响的知识。那么这就涉及到了我们如何学习的问题,学习的底层思维是什么?今天阅读完一本书,实事上,这本书在之前阅读过了,却没有认真地读,温故而知新,这本书对我原有认知的再确认和一些新知识的启发。现在把它与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是得到app上讲学习方法的成甲老师所写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精进管理指南》。这本书不是分享具体知识记忆的,而是分享如何通过学习来真正提升个人能力的,而不是紧紧停留在我知道很多。书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第二个部分: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第三个部分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第四个部分讲了一些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部分“是什么”的部分,这个部分作者提出了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信息数量的优势,而是为了获得认知优势,作者提出我们的认知竞争经历了三个阶段:1.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2.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3.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而我们现在就正处于3这个阶段。他指出很多人学习层次上不去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底层思维,在文章中叫做临界知识,即各个现象背后抽象的原理,这种原理可以一通百通,让人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作者提出我们人生过程中需要学习三种类型的知识:一,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技巧类,关于执行能力方面的内容如时间管理等)二、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的能力)三、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临界知识,底层规律)。
第二,第一部分讲了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即临界知识,第二部分就给出了我们如何获得这种途径,即我们如何获得这样的临界知识。作者指出首先需要具备两个心态,一个是绿灯心态(要有开放思维,控制自己的防御心态,以认知新的观点内容为乐),一个是以慢为快的心态(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正真去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所在,去找到自己正真需要的内容,而不是盲目追求快速获取内容,提倡运用复利效应,快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接着作者给出了三个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反思(要复盘自己行为过程,思考过程,伴随着情绪,写工作日记,录音重要对话),以教为学(分享自己所学给身边的人,是对知识的再认知再理解有利于整理思维过程),刻意练习(对于关键节点知识,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使之成为一种心理表征)。
第三,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临界知识拥有巨大威力,基于两个假设:一,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规律所决定的,二、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个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紧接着作者介绍了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从兴趣入手,找到重要知识以及原理的原始出处,用更加基础的知识来解释,没有解释的情况下自己创设假设并验证。作者指出,发现临界知识不是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天赋,所谓天赋是个人所喜欢做的事背后的逻辑所在,在这个范围内去寻找自己的临界知识。如何应用临界知识:1.在不同场景中重复应用一个临界知识2.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临界知识。最后运用临界知识来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些关于临界知识运用的案例,如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多问为什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最后还运用自己创办栏目来分析如何综合运用临界知识。
这是一本知识内容比较丰富的书,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作者给出的内容并不是新的内容,前人早就有涉及,但可能没有集中讨论这个问题,里面给出的一些操作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