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传国
阿德勒说,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正如“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一切关系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过多的干预了别人的课题,或者让别人过多参与了自己的课题。回想一些不成熟的人际交往,往往是热情过度,参与别人的课题过多,最终是出力不讨好。所以阿德勒说: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是谁承担”。
比如孩子的成长课题,一定是孩子自己的。阿德勒的观点这这一点上是非常犀利,也不好听:的确,世上的父母总说着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或者支配欲。尽管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情愿相信,但是这里面有没有这方面的元素,可能是需要每一位做父母的去自我检视的功课了。恰当的亲子关系,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合的帮助,而不是妄加干涉,孩子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指手画脚,这其实也算是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读过一个家庭教育的名言:孩子生病,父母吃药。也读过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都侧重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影响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阿德勒的这个观点,又给我们划清了“界限“,无论父母吃多少“药”,最终孩子的课题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这也符合“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否则父母再怎么“吃药”,孩子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觉察和体悟,也是没有效果的。这还是阿德勒对目的论、原因论的论述。迁移到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是典型的原因论。“因为不愿意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就是目的论了。
那么,什么也不做,“静待花开”,等着别人改变,那也不是积极的态度。“静待花开”不是这样解的,静待花开是指花期未到,不要拔苗助长,“春来草自青”。先改变自己,才有可能影响别人。父母改变,孩子才有可能改变。所以要把孩子的课题和自己的课题辨析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孩子的。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先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并且,我的改变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就是为了改变我自己。
前几天读到一段文字,有人把“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用逆向思维重新梳理了一遍。先要修身养性,好的品质习惯,才会吸引贵人,有了贵人才会指点你如何敬神,敬神然后心安,相由心生,你才有相,有名望,为了德才名配位,你更需要读书,因为读书修身养性,会让你善良,做好事,积阴德,然后自己就成了自己最好的风水,然后运势来了,然后命就改了。这样来说,比正着说更能从宿命论中摆脱出来,更符合了凡的训导,也更符合目的论。
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各有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书上讲了个故事: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见到了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困在神殿支柱上的战车。当地流传一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很多人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亚历山大看着绳结非常牢固,然后抽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并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是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后来,亚历山大成了亚细亚的王。有人说,亚历山大不按常理出牌。本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常理”,树叶都没有两片一样的,何况不同的人、事、物、时间、空间。有些事情,按照常理是无解的,比如范进中举后疯了,胡屠夫那一巴掌就是另辟蹊径。
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功课,这是我们用一生去做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