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语》学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玫瑰]
什么是“信”?
信,本义是言语真实。
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
由“信用”引申出确实和可靠的含义。
还可以指消息,讯息。
在这句话中,“信”指的是信守的诺言。
什么是“近”?
“距离小”是“近”的本义。从辵 (chuò),意思是距离近不近,走了才知道。
时间上,历时短为“近”,如近来、近期。在历史分期上有“近代”的说法,指过去不远的时代。
引申用作动词,指靠近、接近、近似,或时间上临近、时间短。
在认知上,有深浅的不同。容易理解的东西一般较浅,所以“近”又引申为浅显的、浅近的意思。
由“浅显”又引申出浅陋、平庸的意思。
在关系上,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关系近称为“亲近”。如“近亲”,指血统关系较近的亲戚。
这本句中,“近”的意思是接近、符合。
这本句中,“近”的意思是接近、符合。
什么是“义”?
义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图1-3)
古字形像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这种兵器是用在各种仪典上的礼器,后来用于比喻礼仪、威仪,并引申指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
后演化为上部是“ 羊 ”,下部是“ 我 ”。
古人把“羊”作为和善的象征。
“我”本来是指一只有棱有角,还具有锯齿状的刀刃的兵器,后作第一人称的代词,指自己。
有的学者认为,由“羊”和“我”构成的“义”的意思是要像羊一样与人为善,一切好事、善事,就应该从“我”做起。
于是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好事、肯牺牲的精神称为“义”。
“义”还表示合乎正义的,用来表示修饰。
由“合乎正义”还引申指对事物或文字所作的合一而恰当的解释、意义。
又由合宜、合理引申指人之间在感情、言行方面合宜的联系、情义。
在此,义指的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什么是“复”?
复的本义为返回。
《说文解字》中讲“复,往来也。’
引申为恢复,又引申有报复、报答、答复、补偿、履行等义。
复还作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
在本句中,有的学者对他的解读为实现,有的则认为是验证、践行的意思。
言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这样的诺言才能得以实现。
言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这样的诺言才能得以实现。
这句话,自古至今有很多种不同版本的理解和解读,我们取其中一种来学习,大家也可以根据这其中的字义再去体会、理解。
以上是今天论语学习的全部内容[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