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私心,世界就会简单很多!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人们称赞季文子,说他临事总要三次思考然后行。孔子听闻,说:“思考两次,也就够了。”
【注解】
1、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
2、再:两次。
【学习】
鲁大夫季文子,用心周密,每事必反复考虑,思了又思,展转数次,万无一失,然后再施行。有人就对此称赞不已。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又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解释。
一,孔子说,思考两次,那就够了啦。
二,孔子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啊。
有啥区别?
一是夸赞中带劝免,就像你高考学到凌晨一点,妈妈说,到十一点就够了啦。
二是劝告中带挖苦,就像你绞尽脑汁想借机让老板给员工普涨工资,顺带把自己也涨了,结果被老板识破,劝告你想两次可以了哈!
这笔官司又是谁搞的鬼?有无私心。
《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家里妻妾穿麻布粗衣,马只吃草料,家里没有存款。钱都跑哪去了?救济百姓去了。
这不大善人嘛!值得表扬啊。
不一定。
也可能是以此来收揽人心,招纳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田氏代齐就是案例。如果是这样,那就得机关算尽才行,否则会误了卿卿性命。
张居正注,天下之事,虽纷纷扰扰,而其当然之理,则一定不复杂且不会变,惟在义理上体察,则再思而已精,若用私意去揣摩,则多思而反惑。
我们查查季文子史料,发现他在僭越为习的鲁国算得上一个难得的君子。所以,孔子应该说的是第一种意思。钱穆注,事有贵于刚决,思多易转多私。
事理想清楚了,又没有私心,你就大胆干,不用怕,邪不压正,不必瞻前顾后,轻松点,季文子!
我讲一个自己亲历的事件,真的想两次就行,第一次思考问问自己是否有私心,第二次思考问问义理何在。
有一次,给一个很有事业理想的企业做咨询项目,老板是两口子,国外回来的,技术大牛,管理不行,智商极高,情商普通。
我们项目团队四个专家顾问,上班比他们都早,下班比他们都晚,没日没夜帮他们梳理,他们看在眼里,多次表扬,但项目还在早期过程中,没有什么成效。老板委托我们招一个人力总监,让我们初面几个合格者,然后他们确定一个。
后来,新人力总监一到位,没工作两天就对我们的项目产生质疑,私下给老板打小报告。正好被一个顾问听到,赶紧回来给我汇报,让我去给老板沟通一下,否则没搞好会阴沟里翻船。大家听到比较紧张,问我咋办。
我想了一下也是有点郁闷,感觉引狼入室,随后冷静再思考,让大家都不用动,没事。果然,过了四天,老板跑过来和我们说要把人力总监辞退,因为她老质疑项目,不停说我们专业方面的坏话。
第二天,那人力总监就滚蛋了。大家继续融洽合作。顾问就问我,为什么我不担心?
我说,很简单。我们朝夕相处,全力以赴,甲方都看在眼里。如果一个新人,一来就把我们撵跑了,只有两个可能:一,老板很操蛋,瞎了眼了,这样的老板,我们早滚早庆幸。二,我们很操蛋,号称四个专家,干两个月干不过人家一人几天。没水平丢死人,该滚。
如果都不是,那你急个啥?如果都是,那你急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