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挑战16暑假的慢慢时光

学生放假了,我们老师的暑假就成了一段可以自由裁剪的时光。

这个夏天,我没给自己安排满当当的行程,只想着在熟悉的生活里做点喜欢的事——读几本专业相关的书,练练总写不好的粉笔字,再借着晨跑让身心松快些。不用赶课的日子,反而更懂了“慢慢来”的道理。

书页间的悄悄蓄力

书桌左侧的三本书,是我为暑假准备的“能量包”。每天清晨,阳光刚爬上书脊时,我便坐下来与它们对话。关于班级管理的那本,字里行间藏着前辈们的经验,我会把“用倾听化解矛盾”“给学生留一点试错空间”这样的句子划下来,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这些文字像一颗颗石子,投进我日常工作的思绪里,慢慢漾开新的涟漪。

另外两本讲教学方法的书,读起来需要更多琢磨。遇到触动自己的段落,我会翻开备课本,对照着过去的教学设计写写改改。有时会忽然明白,原来某个课堂环节可以换种方式呈现,某个知识点能讲得更有趣些。每天晚上在打卡本上写下几句感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想让这些思考慢慢渗透进心里,等开学时,能带着更清晰的思路走进教室。

粉笔尖的慢慢打磨

客厅的小黑板成了我的“练习场”,每天午后,我都会握着粉笔站在这里。十天了,笔下的竖钩还是不够挺拔,横画常常一头高一头低,像被风吹歪的小草。有好几次,看着满板歪扭的字迹,真想把粉笔扔在一边。但转念一想,自己本就基础薄弱,又怎能指望一蹴而就?

”我开始专注于每一笔的起承转合,感受粉笔与板面接触的力度,观察手腕转动的角度。写坏了就擦掉重写,直到手臂发酸才停下来。有天女儿放学回来,指着小黑板上的“一”字说:“妈妈,这个横比昨天平多啦!”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练习粉笔字不只是为了写得好看,更是在学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像对待学生那样,多一点耐心,才能看到进步的痕迹。

晨光里的轻轻舒展

清晨六点的小区,塑胶跑道还带着夜的微凉。一家人并肩慢跑的身影,被初升的太阳拉得长长的。脚步不快,像跟着晨光的节奏慢慢晃,可跑没两圈,额角就沁出了汗,黏在鬓角痒痒的。

没人催着加速,也不用算跑了多少米,就听着彼此的呼吸声和鞋底蹭过地面的沙沙响。

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滑,擦一把,手心都是温热的。运动量不大,可浑身的筋骨都舒展开了,连带着心里的那点滞涩也跑没了。到家时,每个人鼻尖都亮亮的,笑着说“今天的风真舒服”,空气里飘着早餐的香气,这大概就是日子该有的样子——不用追,慢慢走,身边有家人,心里有暖意。

平凡的暑假,原来最适合做那些“不急却重要”的事。毕竟成长从来都藏在日常里,像夏日的云,慢慢飘,慢慢变,最后总会铺展出好看的形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