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是在早晨和晚上读的,因为今天是假期,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的。
中间穿插着一个线上的复盘会,和一个电影,儿子的期末复习。
现在,我终于可以坐在电脑前,来梳理一下这一章的内容。
其实,《终身成长》的第二章,是对第一章的进一步地延伸,还有就是对两种思维模式的一个解释。
作者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来解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不同之处。
简单地总结起来,当人们在成功的时候,两种思维模式的人,都具有自信心,都做得很好。
我个人理解,两种思维模式的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固定型思维模式,大多是害怕失败的,即使他们会为目标而拼尽全力,但一旦结果不理想,对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面对困难,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选择逃避、退缩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并且可以把责任归于除了自我以外的人和事上。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害怕被否定,因为他们内心里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由天赋决定的,后天对其影响很小,是很难通过努力去改变的,只有没有天赋的人,才去努力。
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拒绝努力。
因为一旦开始努力,在他们心里,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没有天赋。
所以,失败,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无疑是很痛苦的,并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面对失败,内心也是无比痛苦的。
我们可能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失败经历,真的是苦不堪言。
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面对失败,即使痛苦,也要去努力改变。
比如,一次考试的失利,虽然对于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来说,也很痛苦、懊恼,但是,他们会选择,继续好好听课,不懂的地方和老师积极沟通,学习学得好的同学的一些学习经验,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一点。
他们可能不会去追求,我一定第一,一定要证明自己什么。
他们只是在想,我这次考得不好,我要通过怎样的努力,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一点。
事实上,他们的成绩可能是惊人地飞跃。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初中时候,我爸爸妈妈给我转学到我们区的重点初中,为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我的经历和书中举的例子有点像。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考了班级第十名,成绩不差,全班六十多人,但不拔尖。
老师对我没什么要求,父母也挺满意的,一切心理活动只有我自己,我在后半学期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每天给自己规定学习任务,可以说,“温故而知新”。
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考了班级的第二名,学年成绩也很好,当时的成绩,不仅惊喜了我父母,也震惊了我自己,因为我的小学,和同伴同学相比,真的是太差了。
从那以后,我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从初二,一直到毕业,都是我们班级的第一名。
其实,这个结果,是我和我的家人始料未及的,我用的办法,没有别的,就是努力。
比那些比我聪明的人,更努力而已。
人都说,女孩子初中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是,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努力一定会有好成绩。
这种努力,一直到我保送研究生,后期的从师学习,都很有帮助。
在学习这件事上,我确实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其他领域,我也有固定型思维模式,比我,我不擅长艺术领域,我认为我没有天赋,我儿子在这方面也没有基因。
我想,这是我需要成长和梳理的一部分。
我也会在后面的章节去具体地学习,开启我的终身成长之路,并且,带领周围的人,终身成长。
因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会很热爱自己做的事,即使是有困难在眼前,也热爱。
这点非常的积极,并且可以让人充满力量,也会给周围人,带来正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