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导处杨老师要上一节英语观摩课,我也过去听了。在听过几次英语课之后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教研组教研氛围浓厚。普安的小学现在也在搞集团化,好的城关学校带领乡镇学校,优化教育资源。所以像这样的观摩课,乡镇的老师需要行车一到两个小时上来听课,尽管如此,教室里依旧坐满老师,有时甚至会有跨学科的老师进来听课,活动中不需要签到,也没有人会缺席或姗姗来迟。这点让我着实感到敬佩与感动。
好的教研活动本就应该是主动的自发的,不流于形式的,毕竟抛去教学,学校如此还有如此纷繁的任务,老师们能投身到教研的时间本来就少,教研组的活动是最直接快捷能汲取知识营养的渠道。
言归正题,杨老师的英语课堂是灵动有活力的,她将语言听、说、读、写的练习融会贯通到整堂课中。学生们在情境扮演、书写练习、题型操练中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可见,杨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中,课堂的把握中是自信熟练的。
但课中,我还是有些疑点困惑:学生的座位是环型分布的,环型分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和师生之间的近距离沟通,如果教学设计中更多融入这两点的思考,让座位排布的优势凸显出来,是否课堂的亮点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