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家中没有哥哥的缘故,对姐姐这个角色异常的依赖,直到今日,只要有姐姐在的地方,都是放松且舒心的。
——自题
一直以来都想用姐姐这个题材写一篇文章,好多故事、好多角度、好多观点,一瞬间又觉得无从下笔,于是一拖再拖,直到今日,再次打开文档,完成这篇献给姐姐的简笔。
在我的生活中姐姐一直以来都在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可能是从小没有哥哥的缘故,对姐姐这个称呼便显得异常的亲切。以至于现在,对待一些工作生活中给予帮助的姐姐们,依然心存最诚挚的感激。可能也正因这样的原因,我的桃花缘不怎么样,“姐姐缘儿”却异常的旺盛,田姐、楠姐、硕姐、刘姐、二王姐、大王姐、宋姐、郑姐、……好像一路走来总会有不同的人在帮衬着,她们之中有的是我的生活中的好友,有的是我工作中的老板,有的是我舞蹈班的学员,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却拥有共同的名字,姐姐。
谈到姐姐不得不谈的是我二伯家的堂姐,九零后出生的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的亲属关系已感倍加亲切。与同父母的手足不同,我们既拥有相同血脉的浓郁情感,又有着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在这种既亲密又独立的生活中,姐姐总能在我前行道路上无私的给予我巨大助力。
“二”姐
二姐是我二伯的女儿,由于我大伯家也是女儿,所以“二”自然的成为对她最直接的称呼,而且一叫就是一辈子。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那时“二”还仅仅是一个数词,现在的她外人看上去觉得很“二”,但是我深知那是她对生活一种独到的诠释。
有人觉得她是职场小白,见到谁都点头哈腰,其实那是她在不断学习,尝试接触新事物的过程。面对新的环境和领域,二姐放得下身段、舍得下面子虚心求教,从一无所知到窥探门道,正是外人眼中二姐的憨憨可爱才有了现在的工作达人。生活中的二姐更是“二”的彻底,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亲朋好友,不是送这就是送那,在外出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亲人们带些什么,这样一个想着只出不进的热心肠无疑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傻大姐”。实则不然,只是亲情在姐姐心中的位置格外偏重罢了,用她的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就是这样一句质朴到极致的话,表明姐姐心中浓厚的恋家情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敬的姐姐却有一段异常精彩的青春岁月,一直以来把她的故事写成小说都是我的一个想法,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二姐捧着我写的故事,哈哈大笑却不明所以,这一天一定要快快到来。
是二姐 更是“大姐”
我与二姐年龄相差6岁,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儿时的玩伴除了邻家小朋友便是二姐。我的家住在市区,二姐家住在城郊的乡镇,有栽满各种蔬菜和果树的小院子,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机灵可爱的小狗,有充满无限神秘的岔路胡同,二姐的家永远都是我最爱的去处。二姐仿佛从小人缘就特别的好,家附近的一些小朋友全都为她是从。那时还是小豆包的我就随着二姐和她的小伙伴们到处撒欢儿,翻大墙、趟小河、摘果子、捞海螺,与其说是二姐,到更像是二哥。
喜欢去二姐家除了游乐园般的乡村阔野,还有就是因为二姐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们可以在她的房间里用最小的声音偷偷看电视到很晚很晚,半夜摸黑偷偷吃零食以至于弄得床单到处是油渍,免不了二娘隔天的痛斥。自那时起,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便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可能现在一直喜欢独住跟那时也有很大的关系吧。后来由于上了小学,我去二姐家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幸运的事是二伯家居然也搬到了市里,我上一年级,二姐上六年级,我们居然成为了校友。
还记得刚上学时,兴奋的同时免不了丝丝胆怯,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环境,对于一个刚满7周岁的小朋友陌生感远大于新鲜感。课间操期间,在一片蓝白相间的身影中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二姐!我大声地叫到,同时不忘不断挥舞着肥大的衣袖。二姐闻声前来,身边跟过好多高个子的哥哥姐姐,向我询问一些诸如习不习惯啊?同学有没有欺负你的啊?没有营养的问题。随后便大袖一挥,非要带我去学校的小卖店买好吃的。当时学校的小卖部不像现在的校园超市,可以随意选购。当时学校的小卖部只有两个小窗口,窗子下是一块大石板搭起来的台阶,所有学生都是挤在台阶上,疯狂的将手中一毛、两毛、五毛的“巨款”递送到窗口,来换取想要的物品。这么说不清楚,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没有网络售票的春运火车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只有十分钟上课铃声便会无情的想起。很多同学经常第一节下课就去买东西,往往直到中午放学都没成功。二姐拿出一枚五角的硬币交给身边的一位男同学,“给我弟买两支羊肉串”,没过三分钟,两支用油汪汪面粉裹着一层干巴巴的肉串递到我的手中,那时这就是我们最高档的零食之一。“去吧快回去上课,不准调皮捣蛋啊,有人欺负你就跟姐说”,二姐一再嘱咐,还不忘回头对身边的朋友说着要照看我的话。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拉帮结伙,直到后来我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形容当时二姐,大姐大。
对于二姐的崇拜从一年级开始,之后好像从未停止。如果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三好”角度来看,二姐还真算不上好学生。但当时正值年少懵懂的我们,每一个躁动叛逆的举动都是值得追捧和关注的。自从二姐上初中以后我们的接触就变得少了起来,直到二姐卫校毕业时,我才是一个刚上初中的毛头小子。此间二姐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弹吉他、学习五笔打字、骑行到郊外踏青,对于刚刚踏上初中的我,无疑都使我加倍的羡慕。无论是身为六年级学姐的二姐,还是后来时髦、洋气的二姐,始终都是那个可以罩着弟弟的“大姐大”,大姐还是二姐,相信那时的我一定傻傻分不清楚。
为什么要追星?我要追我姐!
跟二姐相处印象最深刻,记忆最珍贵的应当属当兵前,16岁的那一年。为什么要特意强调一下年龄,我16岁,姐姐22岁,一个是对未来无限的好奇,一个是对当下肆意的展现,一个无穷的崇拜,一个万分的享受,这对组合在最正确的时间就这么成功“出道”了。
当时的我已经停掉学业,由于年底从军,所以父母对我的政策也格外的放宽,而二姐也恰好在几经辗转之后回到四平,于是我又变成了姐姐的狗皮膏药,走到哪,粘到哪,形影不离。二姐卫校毕业以后便前往石家庄实习,后又经长沙、珠海、天津、大连等地,几经辗转回到四平。先后做过护士、销售、模特、经理,这份简历不知道能取得哪家公司的亲睐,但在我眼中,这完全可以与海归双料硕士比肩,虽然当时在我的认知里“海归”还是一种两栖动物。
当时的二姐不仅衣着时尚、妆容前卫、经济独立,更是偶尔吐出的一两句港台腔,都可以使我目眩神迷,羡慕不已。如果说儿时对二姐的情感是一种依赖,那么现在则是一种赤裸裸的羡慕。每逢年节聚餐小酌之后,当年的一些糗事便会再度被掀出做以笑谈,但是在当初的年纪和当时的心情,那些都是我们曾经追求的自由与狂浪。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缺少一段真正意义的青春,没有篮球场上的肆意挥洒汗水的时刻,没有网吧里吃着泡面打着游戏的通宵时刻,除了从军以外相信跟二姐过早的进入“二十岁”也是重要的原因。那时的我跟着二姐半夜翻墙,在空旷的工地上与朋友们唱歌喝酒,旱冰场、小饭局、KTV成了娱乐的一部分,田田哥、叶子姐等一众二十多岁的哥哥姐姐进入了我的朋友圈。喜欢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显得更加成熟似乎是每一个男孩子的通病,我自然也不会例外,于是同龄伙伴的篮球、网吧在我眼中显得那样幼稚,虽然现在我已然追悔莫及,但当时却足够疯狂、足够精彩、足够为今天留下无限谈资。
你“二”姐永远都是你二姐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转眼之间我已即将奔入而立之年,二姐也早已相夫教子,成为一名贤惠的妻子、一名慈爱的母亲。现在的姐姐早已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柴米油盐的生活让她更加真实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了之前的仰视,剔除了年少的心高气傲,姐姐反而成为我一种情感的寄托。开心的事要找二姐、难过的事要找二姐、烦闷了要去二姐家、无聊了也要去二姐家,二姐家竟然再一次成为我的好去处,不再是向往,而是习惯。姐夫、姐姐、外甥,有爱的一家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有欢笑也会有吵闹,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踏实,而这种踏实也让很多人心向往之。
这就是我的二姐,她可能是校园中宠溺弟弟的“大姐大”,也可能是让我羡慕憧憬的时髦“海归”,亦可能是平凡朴实的妻子、母亲,但是她就是这么真切的出现在我生命中,并且陪伴我一路走来。飘在云上也好、沉到土里也罢,她永远都是我独一无二的“二”姐,正应了那句经典的台词“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我想说:“我二姐,永远都是我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