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宝贝,我青春期的儿子
儿子上初中了,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说话有点怼人,以前很顺畅的交流,现在有点困难。
今天中午正吃饭,儿子说:“学校正在建篮球场。”儿子喜欢打篮球,每天星期五下午放学后都要到县体育场打篮球,运动使他产生快乐。建篮球场这件事就好像上学前班时看上了一本《奥特曼》画册,对于儿子这是值得兴奋的事,在我面前至少炫耀过三次,让我也分享他的快乐。
儿子不再说话只是埋头吃饭,我随声符合说:“好,”,随后不经意的问:“原来不是有篮球场吗,怎么又建新的了?”
“以前的能叫篮球~~场~~!“儿子抬起头冲着我大声说,故意把”场”字做了强调。
我知道学校以前的篮球场只是在水泥地面上放了两个篮球架,没有划线,很不标准,但无论如何简陋,也只能叫篮球场。不然,这能叫什么呢?我想不出适合的词。
“以前的不叫篮球场,你说叫什么,我想不出名字。”我反问。儿子抬头想了想,也想不出新颖的名词,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 想笑却还是语气坚决地说:“现在修的才能叫篮球场。”我知道他想不出能让我信服的名称,只是不愿轻易服输。
近段时间,儿子恋上了篮球,快乐使他把人生的理想定位为一名篮球明星,嘴里说的是NBA里的大明星,提起乔丹是满脸的崇拜。不过前段时间恋上了乒乓球,一度把人生的职业定位成一名职业的乒乓球运动员。打球回来,满脸的汗迹,即使辛苦也乐此不疲,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爸,以后我就靠它吃饭了。两个月不到,理想又变成了。
我很高兴快到青春期的儿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主见,同时也很担忧,说话总是冷冷的,自以为是,终归不利于成长。
“就不能用稍微温柔的口气和爸爸说话吗?比如你说的刚才的那句话也可以用这样的口气说,以场地太简陋了,先生,不能用‘场’来形容他。”我故意作出一副绅士的姿态。 儿子看着我幽默滑稽的姿态,想笑,还是没有笑出来。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儿子仍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态度。 “在学校和老师说话也是这样的态度吗?”我试探着问道。
“当然不是。” 对老师说话还是一种温和的态度,我深感欣慰。
“说话让别人舒服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比拥有高的智商还重要。我继续说。儿子好像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没有想起和我辩论的话,默不作声。
儿子对自己的智商越发的自信。家中四个人,他最小,慢慢的他的身高超过了我们三个;他做的数学题我和妈妈都渐渐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候他不懂的问题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挂在嘴边的人和事说给我们,有时候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也许两代人的代沟就这样形成的,只是我们没有及时警觉而让它越来越深。
我不断的读书,上网,思考,让自己进步,试探性的和他交流,我不想离他的世界越来越远。
我继续说:“目前在咱们家,姐姐的情商第一,妈妈第二,我第三,你是第四。”儿子被这样的排名彻底逗笑了,有点不好意思,还有点不服气。
我读过一篇关于“情商”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你让别人快乐,别人就会喜欢你,因为喜欢你就会愿意和你交往,因为交往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因为得到帮助你就会感到快乐。社会阅历尚浅的儿子可能还不能正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我知道在家里他只是不想排名最后。
吃过饭,该上学了,儿子主动和我打招呼,“爸爸,我上学啦!”语气轻柔, 随后是轻轻的把门关上。 要知道,儿子好长时间没有这样做了。
爱你,宝贝,我青春期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