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感想特别多,也感觉特别忙碌,也许这就是正常的春天的感觉。身体和心灵对春天都有一种振奋向上的自然冲力。
好几天没写读书笔记和感想了,虽然也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感想,也想瞎掰掰一下。因为我有时候觉得越微不足道的东西越值得记录,不然什么都微不足道,脑子里真的就空空如也了。
以下纯属胡说八道。
今天上午坐在书前还是有种浮躁的感觉,像是要吃一种难以下咽的东西一样。果然上午看了半天北杜夫的游记不知所云,对书上的东西没有半点兴趣。
下午心终于静下来,又想换本书看看。上午是因为实在不想继续看《人间失格》才去看了游记,但想了一下每本书都看一半就放弃也不是个办法,就决定先分析一下自己看《人间失格》这本书的目的。
介绍说,这是作者的登顶之作,说解剖了每个人的自我,孤独和迷惘,是昭和文学不来的金字塔。是对“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全面诠释。是日本史上销量前三的文学奇迹。
看了这段话倒对这本书有点兴趣了。本来看了压抑的前30页,我实在想不出这么一个富足又天资聪颖的大帅哥为什么要一次次走在自杀的边缘,难道没有人关心他吗?不是有很多女生 关心他吗?为什么作家最后还是走上了自杀之路。
既然以死结束,那肯定是没有找到生的意义。我怕看下去把自己的内心搞得更加阴暗,内心有些抵触。都生在不愁吃穿的家庭,宫琪骏、北杜夫和太宰治都是才华横溢,为什么只有太宰治从小就这么一副模样,长大了还是内心愁苦,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和意义。
下午静下来看了,情节还是笼罩在抑郁得化不开的愁苦里,看到的人和事都那么不堪,但我似乎并不陌生。比目鱼大叔像个监督官,难得对他好一点说话还拐弯抹角;堀木就更不用说了,那话、那行为都能让人寒碜死。还好走投无路的他又获得了静子的好感。可是生活还是没着落,心里也没着落。如果这样真只有死路一条了。
发现日本文学里很多用词特别新鲜,从北杜夫的游记、小说到太宰治的这本小说,因为用词新鲜,我猜可能是字与字的直译吧。这也是我慢慢喜欢看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至少我能学到一些新鲜的词句。至于那情那景,真的深入进去可能要郁闷死。
看到最后还对里面的苦艾酒发生了兴趣,特意去度娘了一下。如果没有什么小说背景去看词条,可能会看不下去,但在文章里了解一样东西便觉有意思很多。看来每个人看书学到的获得的东西还真不一样。
苦艾酒源于瑞士,盛行于法国,是一种45度以上的高度烈酒,英文名是abisinthium,主要的原料是苦艾、茴芹和茴香,又称圣三一。饮用的时候要加3~5倍溶有方糖的冰水稀释,口感先甜后苦,伴着悠悠的药草气味。原来苦艾是一种植物,古希腊的医药大师认为它能够治疗肝炎,也能够对付烦人的风湿。
它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人们以某种植物浸泡在酒中作为祭典或医病用,直到四世纪初。在西方一般苦艾酒是被当做餐前酒,开胃酒来喝的,餐前酒的逻辑是需要很多的香气帮助人们打开味蕾。
它的味道是清淡的草药味,而且温润柔和,同时还有薄荷的凉爽气味,其中也有茴芹的气味,而且恰到好处。苦艾酒为人熟知的还有轻度致幻效果的苦艾脑成分,苦艾酒是许多艺术大师的灵感源泉,比如海明威,毕加索,梵高,王尔德等都是苦艾酒忠实的追求者,并为其创作过多幅知名作品。
英国人王尔德对苦艾酒的致幻颇有心得,他描绘这种幻觉:酒后走在行业的大街上,我却感觉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他在游历美国时,比喻更为诗意:一杯苦艾酒跟一轮落日有什么分别呢?即便到他孑然一身,贫病交加,他的聪明劲却未稍减:我正在和我的墙纸进行一场殊死搏斗,要么是他走,要么是我亡。苦艾酒被英国人称为是法国毒药。
哈哈,看一本小说书居然对酒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延伸了解,比看小说还认真,记得比小说还清楚。
里面还提到年糕红豆汤,我突然就想起早上烧的红豆粥还没吃完,看来东西以后一定要烧得少,这样就不会厌倦,烧的多了容易吃厌。
人所谓看书1%的灵感邂逅难道是这个吗?还真是个不一样的奇妙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