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1.1 IPD架构和描述
体现了IPD的核心内容。
1.2 IPD模型
描述了IPD的流程全貌。
1.2.1 IPD的三个部分
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是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
:
- 业务流程:产品战略流程、市场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技术开发流程。
- 支撑体系:项目管理、绩效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 开发组织:决策团队、产品管理团队、开发团队、产品维护团队。
IPD的核心是由来自市场、开发、制造、服务、财务、采购等方面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共同管理整个产品开发过程。通过IPD流程管理,可以使产品开发更加关注客户的需要,加快市场响应的速度,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生产性和可服务性等。
1.2.2 IPD的六项原则
-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设置评审和决策点,对产品保持动态决策。
-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通过跨职能的产品组织形式,实现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 结构化的流程:建立标准、规范、可管理的产品开发流程。
- 基于市场的开发:强调产品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活动。
- 异步开发模式:以结构化流程为基础,各种开发活动并行开展,以缩短开发周期;将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相分离,以降低技术风险的影响。
-
重用性:
采用公共构建模块
(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开发效率(周期、质量、成本)。
二、IPD的前身PACE
讲到IPD,就不能不提到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即产品生命周期优化法
,中文翻译为“培思”。 PACE是美国研发咨询公司PRTM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产品开发模式。
PACE体现的是“流程”的思想:产品开发是一个流程,从关注客户需求开始,最终把这种需求与公司的技术和技能结合起来,把潜在的商机转化为产品。PACE作为一种关于产品开发的流程框架,关注的是面向市场的产品管理而不是技术管理。
2.1 PACE的方法具有7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 决策:产品开发是由决策过程来推动的,通过阶段审批和决策确保开发方向的正确和资源的有效管理。
- 核心项目小组:采用跨职能的核心小组促进沟通、协作和决策,利用并行工程缩短开发周期。
- 结构化的产品开发:结构化的开发流程明确了开发过程的结构、次序和关联,包含4个层次:阶段、步骤、任务和活动。
- 开发工具与技术:基于PACE要素运用各种设计手段(QFD、DFX等)和自动化的开发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开发效率。
- 产品战略过程:产品战略流程是产品开发的起点,指引产品开发的方向,使产品开发有章可循。
- 技术管理: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分开,实施结构化的技术开发过程,降低技术风险,为更多的产品提供共享通用的平台。
- 管道管理:对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为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方法,从组合管理的角度做好资源平衡。
2.2 PACE的效用
- 获取更多的产品收入:增加新产品的成功率,增强老产品盈利能力。
- 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
- 提升运作效率:增强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程变更数量。
三、IPD和PACE的要素对比
下图对IPD的六原则和PACE的七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识别:
可以看出,IPD在理念上与PACE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内容的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IPD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基于市场的开发”
这一原则,在核心流程中也相应增加了市场管理
的流程方法,足见“基于市场的开发”这一原则在IPD体系中的重要性。
从PACE到IPD,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它们遵循相同的理念,IBM将这些理念与实际的业务场景和公司实际进行结合,重组了产品开发体系
,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华为从IBM引入IPD后,也使IPD的理念在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出新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四、IPD的特点和逻辑
4.1 IPD的特点
-
特点:
除了IPD六原则的核心主张之外,IPD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集成”。
基于改善产品管理的效率这一核心目标,IPD通过对战略、市场、开发、技术、财务、质量、组织等领域已经存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而紧凑的体系,各种方法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例如:
- 利用市场管理流程整合了市场研究和产品规划业务,建立了市场和研发之间的联系。
- 利用重用性的方法整合了众多杂乱无章的产品,使产品开发从发散走向收敛。
- 利用流程和组织整合了整个端到端的产品业务和人员,使各个团队围绕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整合都是建立在清晰的业务边界划分之上,这样可以确保各业务领域避免因过于复杂的关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例如:
- 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分离,降低技术不成熟的风险,提高成熟技术的共享程度。
- 产品线和专业线分离,避免产品线和专业线混杂在一起而忽略商业成功这一目标,产品线负责端到端的市场需求实现,专业线提供技术能力的支撑。
建立在必要分离基础上的整合,使IPD的“集成”更加有效。
-
适用场景:
适用于技术复杂度相对较高的企业,成员能力和专业构成相对完整,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团队成员要能够高效协同配合,通过IPD的实施可以逐步创建全面的体系竞争优势。
4.2 IPD背后的逻辑
从特点来分析,IPD也同样运用了系统思维的方式
,通过把产品开发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将产品业务从战略到执行层面进行了统一考虑,设定了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提升产品管理的效率,实现产品的商业目标),从流程
(逻辑和时间顺序)、组织
(组织和人员)、专业
(知识和能力)、支持
(支撑前三个维度的运作)四个维度进行了分解,然后利用已有的各种管理组件、工具方法,将各种内容按照产品开发的业务特征进行有效组织和集成,最终形成新的业务功能并实现业务结果。
IPD中的I(Integrated)是这套方法的精髓之一,IPD将很多管理要素和功能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单独来看,IPD中任何一个管理要素和功能都不是新的事物,但集成到一起后,能够在产品开发业务中实现单个要素所不能实现的目的。
五、应用IPD的体会
IPD原是一套方法论
经过IBM和华为等企业的具体运用实践,将这套方法论形成了具体可操作的产品开发流程。在国内,由于华为的成功以及对IPD方法公开的推广,IPD成为了众多管理咨询公司青睐的对象,有众多实际案例可以进行对标和学习。IPD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流程文件
IPD需要从战略、组织、流程、绩效、专业能力、信息化等方面同时进行规划和建设,最终形成的是以IPD理念为内核的研发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体系本身需要不断的迭代和优化。IPD的推广需要具体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比如“结构化流程”的执行需要信息系统作为手段,“重用性”的实现需要模块化设计方法作为手段,“基于市场的开发”中顾客需求的传递需要用系统工程(SE)的方法,好的工具是制度流程落地的重要保证,毕竟企业战略需要分解到活动和任务才能执行,技术手段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IPD是一种整合后的方法
但IPD背后的方法还是可以从不同管理领域和专业领域中寻找到线索,如系统工程(SE)、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市场管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等领域,在推行IPD的过程中,应该适度关注IPD背后的支撑理论,这样更有助于对IPD的理解,在未来也能更早触摸到优秀的新方法。
• 由 Leung 写于 2023 年 4 月 16 日
• 参考:产品攻略系列:集成产品开发(IPD)解读
《培思的力量:产品及周期优化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产品经理知识体系学习与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