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六)

        这个周末我带着两个孩子在河边玩,小茉莉吵着要吃棒棒糖,帮她打开后我手里拿着糖衣问她:“宝贝,这应该扔到哪里呀?”得益于平时的教育,小茉莉二话没说,接过糖衣就跑向了垃圾桶。我的目光追逐着她跑动的身影也来到了垃圾桶这边,这时我注意到,垃圾桶的周围散落着几张纸屑、几片落叶,于是我对小茉莉说:“宝贝,把垃圾桶旁边的垃圾也捡起来。”小茉莉回过头,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于是我走过去,边捡地上的垃圾边对她说:“这些垃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是不是应该把它们也扔到垃圾桶里?”小茉莉说是,随后伸出小手对我说:“妈妈,让我扔进去。”

        巧的是,晚上就读到了《怎样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加深对家长的教育工作》这一章,里面对公民意识、公民情感的论述让我感触尤深。其实,白天我让孩子捡拾别的垃圾,并没有想到公民意识的培养这个问题,也没有对孩子讲什么大道理,但当时茉莉把那些垃圾扔进垃圾桶后那种骄傲的神情,我看在眼里,正如文中所说“让他体验为人们做了一件事而产生的第一次自豪感”。由此我想到,很多好的习惯、好的行为,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这过程中,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自身要树立榜样。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因此,我们要自己做到,更要引导其他家长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点一滴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培养出的就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好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