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的沟通,一直被视为难题,题:父母会觉得我给你的都是金玉良言,为什么你都不肯听;而孩子会觉得总是你们说啊说,却从来不肯好好听我说。孩子青春期前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往往是由于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所致。
发自于“爱”,却止于“言”,最后以“代沟”为结果,我们和父母之间可能如此,但我们肯定不希望我们与孩子之间以后亦是如此。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用漫画摹写出亲子之间的种种日常情境,以最直观明确和可直接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一步步掌握与孩子沟通的种种诀窍和技巧,可以说是解决亲子沟通难题的必备工具。
当越来越多的人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育书籍批评、教育父母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感觉沮丧和愤怒。这种感受,和一个用尽气力的孩子却不断听到父母指责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我们该怎么办?谁来给我们理解、帮助与支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做到了,这也正是此书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阅读此书,仿佛在和两个亲切的长者交谈。她们那么了解父母和孩子(从书中大量鲜活的案例可以看出来),却没有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她们在乎父母和孩子的感受,能够不带批评地倾听。亲子沟通里的所重要问题,这本书都有涉及。
做知心姐姐工作十多年了,听过太多父母无助和绝望的诉说,也看过太多孩子委屈和恐惧的泪水。这也是我致力推动中国父母学习计划的起因:为了眼泪少一点,遗憾少一点,快乐和幸福多一点。
1.你:穿衣服,冷!孩子:热!你:风这么大,感冒!孩子:我热!你:必须穿!孩子:我告诉你我都出汗了!2.孩子沮丧:我的小蝌蚪死了!你:别难过!孩子开始掉眼泪。你:别哭了,我再买一缸给你!孩子大哭:我不要!我就要那一只!这样的对话常出现在我家,会在你家吗?我今天得到本新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相见恨晚。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经常用“乖”“听话”来表扬孩子。这样的评价让孩子总生活在遵循他人的原则中,而失去了自己。事实上,孩子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需要接受他人的建议并做出正确的选择。现在父母开始有了尊重孩子的意识,但又担心孩子坚持错误的看法。《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教会父母们在尊重孩子独立思考同时,如何有效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看法,如何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最终帮助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谓的“听”与“说”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但在当下许多中国家庭中,由于大环境的改变,传统“我说你听”的家长意识已经很难让孩子信服,父母与孩子之间很难顺畅地交流沟通,这已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大障碍。要么家长说了孩子不听,要么家长想听孩子也不说,弄得做父母的一筹莫展。
了解“听”者的心理,掌握“说”话的技巧,相信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益,父母自身也会受益匪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自出版以来风靡全球30余年,使无数家庭受益。它不仅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更是给出了在与孩子沟通交流过程中许多具体实用的技巧,值得广大年轻父母一读。
我相信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真切的对话每天都会在全球成千上万的家庭上演。不同的“说”和“听”,将培养出不同个性、不同情商、不同自尊和自信心的孩子;不同的“听”和“说”,也将培育出或亲密或疏远的亲子关系。这是一本神奇的“育儿宝典”!它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教会父母,如何智慧地解决孩子那些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这一切方法的背后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对于孩子的尊重、接纳和理解,对于自己的控制和信心。这本书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这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孩子,成人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吗?
做了父母的人,都会打心眼里爱自己的孩子,但很多人其实爱不得法。身边的不少家长,做了许多自认为是对孩子非常好的事情,却痛苦地发现,孩子们不仅体验不到“爱”的感觉,甚至觉得那是种折磨。
这本书解决的正是“如何爱”的问题,书中的方法都非常具有实操性,可以拿来就用。用了之后你会发现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也变得听话了。希望家长朋友们都可以读到这本书,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快乐。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还没有孩子,当时就被书中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吸引,觉得意趣盎然。如今宝贝刚上幼儿园,正在经历人生第一个小叛逆期,我把书中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常常起到奇好的效果。突然觉得书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战术”,同时那种语言的沟通方式其实是站在了“战略”的高度。奖励与惩罚、赞赏与批评、合作与对抗、自立与依赖等方面的指导,都让我在沟通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总是希望把孩子训练成“听话”的“乖孩子”,可是家长说的“话”,孩子又有多少能“听”进去?这本书提醒家长们,和孩子生活不仅要付出精力和体力,更需要尊重、爱心、智慧和恒久耐力!
最好能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士之类的内容,能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学习。
常见问题
1.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不是,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了解他们感受的时候,再和孩子产生共情。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其实并不难。比如,孩子兴奋地告诉你:“我今天数学考了97分!”家长只需要用同样的语气回应他:“97啊!你一定很开心噢!”
当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时,则需要我们使用沟通技巧。我们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
2.孩子难过时尽量不要直接问为什么。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也有的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就为这点小事哭啊?”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而不是“怎么了”或者“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3.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类似“你做得对”这样的回应方式,也许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省。
总结: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我们理解他很重要,能否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他们可能会说:“不,你根本不了解!”但是,如果能把问题细化(比如:上学的第一天是有些紧张,那么多新东西需要去适应),那么孩子就知道你真正理解了他。
7.如果孩子特别难过,他根本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有什么方法能应对吗?我的儿子一点都不能忍受挫折。当我说:“这一定让你很失望!”偶尔能对他有些帮助。但通常情况下,当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
我们父母小组里的家长发现,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的时候,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我们听说过很多孩子生气的时候,砸枕头、摔旧纸箱、捏陶泥、大吼大叫、扔飞镖,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有一个方法能既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当他砸东西、摔东西或者乱画时,我能在他身边,让他知道即使是最极端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9.如果我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我不想成为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
一开始,我们都会担心成为溺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渐渐地会意识到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例如:当孩子用叉子在黄油上乱画时,对他说“这样挺好玩的吧?”随后,当你拿走黄油时,应该让你的“艺术家”儿子知道:“黄油不是用来玩的,如果你想搞艺术,可以用你的雕塑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们发现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
9.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给他提供建议有什么不好吗?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建议或者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法时,其实,我们也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那么到底有没有提供建议的机会呢?当然有!
关于什么时候以及如何给孩子提供建议的详细讨论参见第4章“关于提建议”一节。
注意️️
1.孩子通常会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地重复。
例如:
孩子:我再也不喜欢大卫了。
家长:你再也不喜欢了大卫了。
孩子:(有些不耐烦)我刚刚说过的。
孩子不喜欢一些鹦鹉学舌式的回应。他更期望听到:
“大卫做了什么事情烦你了?”或者
“看来你真的讨厌他。”
2.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时候,父母陪在他们身边就足够了。
一位妈妈给我们分享了她和女儿的故事。一天,她回到家里,看到10岁的女儿坐在沙发上,情绪低落,眼里含着泪。妈妈在她边上坐下,搂着她,小声说:“出了点事哦。”然后安静地陪女儿待了5分钟。最后女儿叹了口气,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我现在好些了。”妈妈一直也不知道女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女儿难过的时候,自己的出现对她就是一种安慰。一个小时后,她就听到女儿在自己房间里哼起了小曲。
3.有时候,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感受时,父母“冷淡”的反应(尽管是“正确”的)也会激怒孩子。
一个青少年在我们的讲座上提到,有一天下午,她很生气地回到家,因为她最好的朋友泄露了她的个人隐私。她把事情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很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生气了。”女儿忍不住用讽刺的语气回敬说:“别开玩笑!”
我们问这个孩子,她期望妈妈怎么说,她想了一会儿,说:“不是她说的话怎么样,而是她说话的方式让我受不了。就好像她在谈论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似的。我想让她站在我的立场。如果她能说:‘辛迪,你一定非常生她的气。’那么我会觉得她能理解我。”
4.父母反应过度对孩子也是没有帮助的。
例如:
孩子:(埋怨)史迪文让我在街角等了他整整半个小时,还编借口骗我。
妈妈:真是不能原谅!他怎么能对你这样?也不替别人考虑,太没责任心了。你一定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孩子可能对朋友行为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也不会想到去报复。他只是想让妈妈能理解他,适当附和一下,来分担朋友的行为带给他的不快。妈妈的过度反应反而给他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5.父母不要重复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
当孩子说自己声音不好听或者太丑太胖时,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回应:“哦,你觉得你的声音不好听啊。”或者:“你真的认为自己很丑啊。”我们不要附和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我们只需接受他们对自己负面评价时的感受。
例如:
孩子:老师说我们每天只需要花15分钟时间复习数学就够了。但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弄完。我真笨。
家长:花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是容易让人感到气馁。
孩子:我笑起来真难看,光看见牙套了。我太丑了。
家长:你真的不喜欢你的样子啊,但对我来说,不管你戴不戴牙套,我都觉得你看起来很阳光。
以接纳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镇静”效果。我们以前用的“安静下来!”或者“住口!”等表达方式,只能更激起孩子的怒火。而用简单的话回应他们,往往能起到安抚的效果,也能神奇地改变他们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在小婴儿出生以后,我总是对保罗说他喜欢小弟弟。保罗也总是摇着头说:“不!……不!……”
后来,我对保罗说:“在我看来,你对小弟弟有两种感受。有的时候,你觉得有个弟弟很高兴,看着他挺好玩的。有的时候,你不喜欢他,你希望他走开。”
保罗喜欢听到这些。现在至少每过一周,他都会找我来:“妈妈,给我讲讲那两种感受。”
5.我必须承认,自己以前对女儿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现在我想改变,可是女儿却不吃这一套。我该怎么办?
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即使温和地说“该吃午饭了”,对她来说,也像是指责她“天生健忘”。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避免使用隐含着否定或者忽视的语言。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会告诉你怎么让孩子正面地认识自己。在那里也将会提到非常类似的转变期,在这期间,孩子对家长的新方法充满了怀疑和敌意。
但是,不要让女儿的负面态度阻碍你。你所学的技巧,都是在教你如何对别人表示尊重。相信绝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有反应的。
7.有时,我发现自己老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个事情。即使我也运用了技巧,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很唠叨。该怎样避免?
通常,我们一遍遍地重复是因为孩子假装没听见。当你提醒孩子两三遍以后,就别再说了,而要让他确认是不是听见了。例如:
妈妈:比利,我们五分钟以后出发。
比利:(没有回答,继续看漫画书。)
妈妈:能告诉我刚才说什么了?
比利:你说我们五分钟以后出发妈妈:好。你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再提了。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我自己改变的进程就实属不易。我会又回到老路上去:“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然后,开始自责,下决心不再那样说话。但是,又忍不住会说出口。接着,又后悔。“看来我是学不会了……我怎么能那么说呢?……我知道了……我应该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或者:‘孩子,灯!’”然后,我会担心自己再也没机会说了。
事实上,我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总是忘关灯。下一次的时候,我就做好准备,对他们说:“孩子,灯。”就会有人跑过去,把灯关了。成功了!
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观点(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对我来说非常新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