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整理

混乱、条理不清晰或者没有重点,造成了不知道说什么或不知道做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会采取具体行动。

不管是计划书、报告书还是会议记录,基本都要整理成“一页纸”。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种“一页纸”的整理方法,以及它的本质“思维整理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只需“一页纸”和一支“三色笔”。

“Excel1”和“Logic3”不是整理思维和制作文件时的工具,而是解决各种问题时的一个工具。以“让别人理解”为前提,就能看见“总结”的方向,从而选择和筛选信息,进而再去“首先假设我们要“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

即使你想去整理大脑中的信息,也经常无从下手。

首先假设我们要“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那么大脑中的信息就会变成这样。“每组信息按大小排序”,大脑实际上很复杂,我们不一定能把信息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只要有了“整理目的”,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相反也可以说,不会整理信息和思维大多是因为整理目的不明确。

明确目的在“‘一页纸’整理方法”中非常重要,这里我再重新讲解一次。

首先,要明确“一页纸”的读者是谁。

其次,要思考你希望“读者”阅读完“一页纸”后有何反应或行动。

“一页纸”的整理目的就是让对方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反应或行动。

当思维整理遇到瓶颈时,我们可以询问自己“原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总之先去“写”,行动起来。

只叹息自己什么都不会,并且不去行动,工作不会有任何进展。

其实很多情况下工作进展不下去,大都是因为过于纠结“正确答案”。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容易陷入这种情况之中。

“整理信息和思维的技巧在于明确‘对象’和‘目的’之后,总之就是去‘写’。”

(1)整理信息。

(2)整理思考。

以上是思维整理阶段,如果要利用文字资料进行开会讨论或展示的话,还需要一个阶段就是:

(3)传达。

①制作框架

首先拿出绿色笔画框架。

②写日期和主题

③关键词填空

用蓝色笔书写这一过程相当于整理信息,所以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

④以整理过的信息为基础整理思考

“有逻辑地整理思考,简单易懂地传达”的“一页纸”框架。

“将信息传达给对方”的逻辑性

①画框架


“Logic3”也需要用绿色笔画出框架,形状请参照后面的图。

②写日期、主题、“1P?”“Q1?”“Q2?”“Q3?”、标注箭头并排序


左上角空格用绿色笔填写日期和主题。然后写上“1P?”“Q1?”“Q2?”“Q3?”,标注箭头并排序。

这里假设我们要写“投诉报告书”,主题是“投诉报告”。

③填写“1P?”


“1P?”是“1Phrase?”的简称,意思是“用一句话总结的话?”。

有逻辑地整理思考,简单易懂地传达的“Logic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