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俞敏洪老师的视频号,讲认识自己,他说到尼采与苏格拉底:
尼采: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苏格拉底:人最难的就是“认识他自己”。
认识自己,直面自己,探索自己,我很喜欢这个哲学的课题。
这两天一边忙碌单位名称变更的事,一边参加项目的校长训练营。
一个人经由他人,才可以成为人。
从三月初停工停课的烦躁不安,我已经有点平静下来。
“请赐予我宁静,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
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李老师在初级研修上反复提到的这三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我觉得我不缺乏什么力量,但要做到“宁静”与“智慧”,还需要修炼。
这几天,心里有了点“宁静”的感觉,在听每个校长分享时,通过他们分享时的语音语调以及分享内容的条理结构以及内容,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校长的“模样”。
我也会在倾听时不断觉察自己分享时的状态:准备不足,条理性需要提升。
再觉察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需要打磨提升,很多时候,无论是做管理还是做心理咨询,我们是通过“讲故事”的能力打动或影响他人,并且根据对方的需求,喜欢听哪段,我就讲那段,然后在根据要达成的目标,把客户引导到自己要讲的那部分故事里来。
张老师昨天提到他最近在梳理“成为自己”的故事,提到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也是讲故事的高手,我深以为然。做项目,产品与课程也需要“讲故事”的能力。我好像天生就具有“讲故事”的技能,但以前都是靠本能的真诚,缺乏打磨,因人而异,往深里挖缺就是缺乏理性的思维与框架的结构,高兴说到哪里就往哪里说,目标感不强。
有了觉察后,我慢慢开始在实践中调整,这几天处理很多事情,越来越自洽。觉察下自洽的原因是在行动之前,我事先进行大概的构思,自己要如何沟通、说服等等,发现结果比以前那种“随性而为”有进步。首先自己的内心有种自洽的感觉,没有拧巴,也没有准备不足的后悔。
“未经思考的已知,未尽觉知的觉察”,当心中有了更多“宁静”的感觉,我意识到就是一种把控的“安全感”,那种习惯性的“深思熟虑”将意识与无意识层面整合,情绪与需求分离,整个人感觉更清爽了。做事不再被事情推动走,而是人在控制事,自己才是生活的主宰。
从昨晚我又觉察,发现李老师点了好几个视频号,也没有在中级群里进行点评与回复。
我估计萌萌肯定与李老师沟通了,但为什么李老师有刷视频的时间而没有回复我们呢?
而我为什么那么在意李老师的点评与回复呢?
就像自己,明明看见了一条微信,但没有回复,是“不敢、不能还是不愿”呢?
我心中有了答案后,发现再睿智的老师,疲劳后也会像孩子一样放纵一下自己,哈哈哈,这个觉察发现让我觉得人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物种。
而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呢?是想用金钱买效率,还是自己想偷懒就等老师喂食呢?
我那不想深入思考、偷懒的心隐藏在花钱买效率之下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还有这段话,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践行到自己的行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与脉络,不断保持觉察,不断实践与练习,慢慢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自己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