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若稽古,灵沼之地,钟灵毓秀,孕华夏千载之徽光,蕴神州万载之韶粹。其史悠邈,其文炳焕,若星汉璀璨,亘古昭晰,洵为观止。
赫赫始祖,肇创农耕。姬弃后稷,奉天承运,教民稼穑,辟农业之鸿蒙。民以食为天,后稷之功,峻极于天。德侔乾坤,功耀日月,尊为农祖,实乃灵沼之先圣。后稷于此,胼手胝足,观天时而应地利,育嘉种以传农艺。民渐谙稼穑之法,饫甘餍肥,家给人足。灵沼之壤,因后稷之垦辟,遂成沃野,物产殷阜,为文明发祥之渊薮。
逮至尧时,成均立焉。地处长安灵沼苗稼之村,名含深意,欲成人才之未竟,均风俗之不齐。此乃当时之国庠,四方俊彦,咸集于此,修经明义,进德修业,以应邦国之需。成均之内,鸿儒硕学云集,弦诵之声不绝,庠序之教大行。诸生穷究经籍,探赜索隐,或论经邦之略,或研天文舆地,或习农桑之术,各擅其长,皆为邦国之桢干。灵沼以成均之故,蔚为文化之渊薮,声名远暨,引无数文人墨客负笈问道,切磋琢磨。
暨乎文王,灵沼益显辉光。文王于兹建辟雍,址在长安海子之村,规模恢宏,规制完备,堪称当时之庠序渊薮。自龆龀至于弱冠,皆可受业于此。辟雍之中,非独授兵略,育将帅与治世之才,更重稼穑之教与礼仪之化。文王以仁御宇,礼贤下士,贤才辐辏。于是,济济多士,咸集灵沼,共秉文之德,翊赞文王,以图王业。灵沼之地,俊才辈出,为周室之兴,奠定鸿基。
灵台肇禋,兵发殷商。文王于灵台祭天,虔诚肃穆,志坚如磐。肇禋之举,始自文王,迄于武王,大业乃成,实周室之祥祯。周人伐殷之前,文王祭天于灵台,宣讨商之檄文,声威赫赫,气势磅礴。武王承文王之志,率八百诸侯会盟孟津,牧野誓师,一举克商,定鼎丰镐,开周室八百年之基。灵沼之灵台,为历史兴替之见证,实周室昌盛之表征。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后稷之文德,卓绝千古,功可配天。后稷之裔,第十五世曰不窋。时逢夏桀暴虐,不窋被迫远徙甘肃庆城之地。然其承继祖业,矢志不渝,传农耕之技,使后稷之业,绵延不绝。灵沼之民,感后稷之洪恩,怀不窋之伟绩,世代相继,弗忘根本。
灵沼之地,不仅兴农业、弘政教,亦为酒醴之源。后稷偶见残羹发酵生酒味,受此启迪,创酿酒之术。自此,酒文化于灵沼生根滋长。酒为祭飨、庆丰、宴宾之必备,亦为文人骚客寄兴抒怀之良媒。灵沼之酒,香醇清冽,名闻遐迩,酿造之法,传承至今,为华夏酒文化之瑰宝。
周公采邑,在长安灵沼鲁坡头与柳林庄。周公旦,辅弼武王、成王,制礼作乐,立典章制度,为周室之安澜,勋劳卓著。其采邑之地,山川秀丽,风物宜人。周公于此,施德政,化黎民,使民知礼义,明廉耻,风俗醇美,社会康宁。灵沼因周公之采邑,更添厚重文化之蕴,为后人仰止之圣地。
灵沼之美,非独在其人文渊薮,亦在其山川形胜。灵沼之水,清莹澄澈,波光潋滟,如练蜿蜒。水中鱼游虾戏,蟹潜蚌隐,芙蕖飘香,菱芡满塘。岸畔垂柳依依,芳草如茵,繁花似锦,蝶舞蜂喧。春时,夭桃灼灼,若丹霞飘落;夏日,荷叶田田,菡萏映日,清香远溢;秋至,稻穗金黄,硕果累累,丰收之喜,盈于四野;冬来,瑞雪纷飞,银装素裹,灵沼仿若水墨画卷,静谧清幽。
灵沼之民,质朴纯良,勤劳务实。承祖先之遗风,守文化之精髓,以农为业,耕读传家。于斯土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胼胝耕耘,默默奉献。敬天畏地,与万物和谐共生。灵沼之民俗,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春节之际,张灯结彩,爆竹喧阗,龙舞狮跃,喜气洋洋;端午之时,龙舟竞渡,粽叶飘香,缅怀屈子,祈福禳灾;中秋之夕,阖家团聚,赏月品饼,共享天伦。
今之灵沼,虽历经岁月沧桑,然其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当地有司与民众,深知灵沼文化之珍,殚精竭虑以护持传承。葺治古迹,整理典籍,兴办文化盛事,弘扬灵沼精神。灵沼宗周文化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汇聚贤才,共探灵沼文化之奥蕴,寻觅传承发展之通途。周文化研讨会频繁召开,为学术交流搭建津梁,使灵沼文化于新时代重焕生机。
灵沼者,华夏历史文化之菁华,承载民族之记忆情愫。其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秀丽景致,淳朴民风,若明珠璀璨,镶嵌华夏大地。愿灵沼文化,传之永世,光芒万丈;愿灵沼民众,福禄骈臻,昌盛繁荣;愿灵沼山川,钟灵毓秀,物阜民熙。
张秉勤 2025.01.01.
《灵沼赋》解读
昨日发了《灵沼赋》以后,有朋友询问生僻字和成语典故,现在一并解答并点评如下;
1.开篇总述
“粤若稽(jī)古”:“粤若稽古”是追述古代事迹的发语词,引出对灵沼的介绍。作者点明灵沼在华夏历史中地位卓然,像明珠般闪耀。它是农耕文明发祥地,“渊薮(yuān sǒu)”(原指鱼和兽类聚居处,这里指周文化聚集、起源之地),是周文化根源;也是武王革命关键根基,对中华民族命运影响重大。
2.农耕文明之源
“赫赫始祖,姬弃后稷(jì)”:后稷被尊为农耕始祖。当时民众面临食物匮乏,后稷顺应天命,凭借智慧“察天时,辨地利,教民稼穑(jià sè,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在灵沼开启农耕,播下文明种子,使民众生活富足。灵沼成为农耕文明“滥觞(làn shāng,江河发源的地方,后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奠定以农为本根基,功德无量。
3.周文化之摇篮
“文王于斯,兴建辟雍(bì yōng)”:文王在灵沼建辟雍,集教育之大成,成为学术与教育中心。从孩童到青年才俊都在此学习,“修经明义,进德修业”,学习兵略、稼穑、礼仪。一时间“贤才毕至,济济一堂”,共同推动周文化繁荣。周的礼乐制度等皆源于此,辐射四方,影响深远,塑造民族精神品格。
4.武王革命根据地
“灵台之上,文王肇禋(zhào yīn,开始祭祀)祭天”:文王在灵台庄重祭天,表明伐商决心,凝聚人心。武王继承其志,以灵沼为依托“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会合诸侯,在牧野誓师,推翻殷商,建立周朝,灵沼见证这一重大历史转折。
5.丰镐二京重要部分
“灵台巍峨,矗立于斯”:灵台高大雄伟,是祭祀与观象之处,体现周人对天地敬畏与国家担当;灵囿是苑囿,草木繁盛、禽兽繁衍,体现周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二者与丰镐二京构成周王朝政治文化中心,承载荣耀。
6.灵沼之美
作者用生动笔触描绘灵沼四季美景,如“清莹澄澈”的水,“鱼游虾戏,芙蕖(fú qú,荷花)飘香”,四季不同景色,增添自然韵味与文化气质。
7.灵沼之民与民俗
灵沼民众质朴勤劳,传承祖先遗风,以农为业、耕读传家。他们敬畏天地,与万物和谐相处。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活动,展现对美好生活向往。
8.当代传承
如今灵沼虽历经沧桑,但地位重要。当地重视保护传承,通过“葺治(qì zhì,修缮整治)古迹、整理典籍、兴办文化盛事”等弘扬灵沼精神。研究中心汇聚人才,研讨会促进交流,让灵沼文化重焕生机。
9.结尾祈愿:作者祈愿灵沼文化永世流传,民众幸福昌盛,山川秀丽富饶。
整体点评
1.优点
内容详实:全方位展现灵沼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知识丰富。
语言典雅:运用大量成语、典故与骈俪句式,如“饫甘餍肥(yù gān yàn féi,形容生活优裕、奢侈)”“家给人足”,富有韵律美与文化底蕴。
结构清晰:按历史、文化、自然、传承等顺序,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2.不足:部分表述较为传统,在创新表达与时代结合上可进一步提升,使古老文化更好地与现代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