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二个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情,更能打动读者。”
打没打动其他人我不知道,至少我没有。当然,没有打动我也不重要,我一个人撼动不了太宰治的文学地位。但有一点我和钦佩,描述着血的事实,坦白和承认自己这一生的懦弱和羞耻,而且以文学样子呈之于世,也许太宰治的内心就是纯粹而简单的,只是生而为人的过程让他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挣扎不开、又无能为力的境况。所以鲁迅说他“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半自传体小说,以他自己为原型刻画的主人公。毫不忌讳的说着自己这一生的失败与懦弱,夹杂着耻辱。内心纯粹的他可能也看不上自己这样的为人,一直寻死不能。同样也祈求可以有人能代替他将他杀死。从小就迎合别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忘记了自己是谁。荒唐之事不胜数,光也许当他发现的的时候,太宰治已经不能救赎自己了,所以他才连神都怕,一心求死。
第一次接触“无赖派”文学,或许只能浅薄阅历浅薄理解吧。
要说作为普通读者,给我的最大感受应当就是他的坦诚与不避讳,没有更多高深的见解,下面是文中一些经典语录。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往来,并一起自我作践---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这句话或许说出了人性的丑陋的一面,但不可抑制的我要用我尚不太成熟的想法去反驳他。这是一种选择,你可以不选择这样的人,如果你因为寂寞或者空虚选择了这样的朋友,那么你也失去了交到真正朋友的机会。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如果连惊喜都不敢有、不会有,都要去克制,那么生命还有什么可值得期待的呢。不论是狂喜还是悲痛,都属于生命的价值,都有存在的意义。在不同的期待与失望之中寻找属于内自己内心的渴求和宁静。
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这句话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对你带有恶意的人,你和我讲“世人所不容”“别人的想法”“世人的不同意”,可是这些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吗?你用这个口吻来强调你口中的事实,利用看不见的别人加重自己的砝码,可是这世人,不就是你一人吗。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我只想问这裂痕与自己,究竟哪个重要呢?我们害怕拒绝别人,那么势必就要做违心的事情,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了。害怕拒绝别人,担心给别人留下“自私”的印象吗?其实也不必害怕,因为你会选择到和你有一样魄力懂得拒绝别人的朋友。那样你们相处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没有压力。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坦荡的可耻,比虚伪的光明高尚的多。
人是不可能一边攥紧拳头一边微笑的,唯有猴子才会那样。
---内心向着那光亮,一时的隐忍又怎会不可以呢。当你拥有更多光亮可以照射其他人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值了。只是很多人没有成功,可是在路上“途中耳目新”的感觉不也很好吗。
愈是敏感、愈是胆怯,愈会企盼暴风雨降临的更加猛烈。
---懦弱的人的希望。
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
---光明正大对于胆怯的人,亦如阳光对于阴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