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前的一点碎碎念
今天读的这本书有些特别,说它特别,是因为以往读过的书的作者,我都不是很了解,也没有花时间了解过,只是读过他们写的书,仅此而已。
而今天这本书《打开心智》的作者是我关注的公众号创作者L先生,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持续关注他发布的内容,但是偶尔读一下的时候,确能让我跟随他的思路进入深度思考。
实际上,我很少会关注网文创作者,尽管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很多网文并没有真正做到对某些现象、知识点或是原理进行深度剖析,而只是用名人名言、金句、影视剧中的故事情节来合理化一个观点,快速汇集出一篇内容。
这一点相信很多创作者都有同感,在持续日更和只创作优质内容之间,绝大多数创作者都很难找到这个平衡点。
在每天保持阅读、书写、思考的节奏下,我选择了后者。同时,我也碰巧买过一些公众号创作者们写的书,其内容几乎都是已经发布过的文章合集。框架混乱且内容质量真的不足以让人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后来慢慢地,我在选书的时候也越来越谨慎,不再购买这类书籍。
此外,我虽然会发布网文、视频,但很少会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刷手机上,因为我知道提升靠的是自驱力、卓越的他者的思想,以及优质内容的影响,比如非虚构类的书籍。
关注我的读者朋友也会发现我的内容也在持续打磨,越来越深入。而在持续阅读、精进,打磨内容的同时,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关注了“L先生说”这个公众号。每每看过他发布的优质长文,都觉得这类内容其实非常适合出书,因为结构性、逻辑性很强的非虚构类内容,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是非常小众的。
但能够把花时间选出这类书籍,把它买回家并捧在手上读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读者。不过,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需要这种优质网文,来提升人们刷手机时刷到优质内容的概率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持续发布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不多,而L先生刚好是其中之一。并且这本书也不是文章合集,这一点对于经常读书的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文部分,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打开心智、提升心智力。
第一部分 大脑的底层原理
人们的大脑总是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着趋利避害的事情,而逃避为长远利益花时间去思考,也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花尽量少的时间来思考。但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正面临着大量的思考,而非逃避就能解决。
但我们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之谈总结出一套尽可能能够简单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个过程就叫做自动化加工,也称为习惯。
我们知道有些人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有些人却只会为了逃避眼前的麻烦而做出令自己陷入更大困境的决策。这些行为其实都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
而我们要做出的改变就是用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以帮助我们持续优化这个自动化加工的过程。
人们对于很多现象或是事件都有着固化且刻板的解释方式,这些刻板印象往往能够快速传播、且获得大众的认同。
因为这些带有偏见认知的刻板印象,对于完全不了解它的人来说,是很友好的。它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流畅性。使人们不必花时间去考量和判断其背后的原理,或是不必思考其真实性,就能为自己积累一些看似可以作为谈资或是增长见识的信息。如朗朗上口的金句,或是那些完全不可证伪、但很容易记住的鸡汤观点。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理解某些事物及现象时,会尽量缩减认知成本,希望做到省时、省力、省心,且减少思考过程。
尽管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因为想要避免思考而维持固有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决策,但这种状况却并非不可改变,理性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相对稳定的心智模型
世界一直在高速变化和运行着,但我们的生活模式却无法跟随这些新鲜事物持续狂奔,因为适应变化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因此,我们的大脑会把我们曾经接收到的信息,重新构建成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型,以便于我们高效、便捷地应对我们眼前的世界。
作者认为以上(也就是“稳定”)是大脑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其遵循的原则为:稳定性、一致性、适应性。其实这与前面提到的减少一切认知成本,也是相互呼应的。
确定性:我们的大脑会天然地希望自己能够掌控和决策一些事情,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行事,也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结果。当然这样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惊喜和改变的可能性。
但人们依然会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全感而去避开一些对未来有益的挑战,导致他们只关注眼下的利益。
一致性:实际上,在行为和思想的一致性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好。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地去做事,一旦出现糟糕的后果,却又会为了自洽而去尽量把行为背后的动机解释得合理一点。但这样的行径却会使我们困在原本的行为模式里,很难得到成长。
有时这种行为会表现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比如在阅读时看到自己无法接受的观点,就会想办法去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内心才会感到平衡。
许多事情甚至是现象都是存在两面性的,但人们却总是会做一些去矛盾化的行为,以保持一个可以快速描述的立场和观点。
适应性:这部分就是指所谓的舒适状态了。以“目前”生活的模样为基准,最好什么都不变。这样也就能够完美地避免为了成长而付出时间和精力。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去做些什么,但是就算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也还是希望尽量保持原样。改变就意味着打破现状,而大多数人却希望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得到成长。但事实上这却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比如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健康,那么我就需要阅读大量的营养学及健康类的书籍,并且从作息时间到饮食结构,再到生活方式及心态等都能全面关注。而不是维持一切令身体健康状态更糟糕的习惯。
尽管人们会为了维持内心的稳定而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决策,但是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帮助我们循序渐进地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型。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着各种杂乱的信息,然后大脑会将能够完善心智模型的信息组织起来。再然后我们会按照更新后的心智模型来应对这个世界,也就是实践、得到反馈、复盘、再进行下一轮的更新迭代。
我们一边接收外界的信息,一边用自己“当前”的认知去解释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在训练及优化大脑应对外部世界的机制。
用作者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即“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这就是完善心智模型的过程。也是大脑的工作模式,帮助我们逐渐了解、理解及适应外部世界。
第二部分 关于情绪
谈到适应内部和外部世界,我们就需要了解另一个话题,那就是负面情绪。
情绪分为正面和负面,但通常人们提到情绪只会默认为是负面的。
作者提醒我们“情绪并不是事实。”
实际上,情绪只能反映出对现象或事件的解释风格、内心的恐惧以及应对困境的反应等,也就是我们早已在内心认定了些什么,也可以理解成信念。
人们之所以会有情绪,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他人和自己的观点、立场、行为及价值观是不同的。
当人们处在情绪状态中时,情绪本身就会被放大,会使人产生对他人的抗拒,并且消耗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只要我们能够暂时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现让你产生情绪的事件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可怕。
情绪可以提醒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些什么,是否反应过度了。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掌控,那样只会造成更大的内耗。
如何掌控情绪
作者给出了一些有效缓解情绪的方法,比如认知重构、表达性写作等。其原理都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情绪的来源。
只有真正了解情绪本身、了解情绪来源、了解现实状况,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情绪,才不至于认为情绪就是在引导事实。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否过度。具体建议部分,可以直接看下方的脑图。
写作时长及频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表达出来。
我曾经还看过几本书,书中都有提及写作对积极情绪和心态的影响,人们很容易被情绪带走,作出不太理智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但记录事件、情绪和感受,会让我们真切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内心的压力、焦虑和恐惧都会慢慢得到释放。也就是说在这个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理解的过程中,情绪本身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部分 自我驱动
你可曾听过“自律给你自由”。自律其实是一种旁人视角所解读的状态,真正自律的人靠的都是自我驱动,而非单纯追求自律这个行为。
所谓自律就是靠意志力去强迫自己长期坚持做某些事,但这种违背主观意愿的行为长期持续,只是一种自我消耗罢了。
那些认为“只要够坚持,有意志力,就一定能把事做成”的想法,也让许多人越来越无法坚持下去了。
许多人问我怎么做到坚持每天读书的?我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坚持过,因为不需要走到靠意志力去坚持的那一步。
我喜欢读书,每天都能从书中吸收到系统的知识,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认知,能够开阔眼界。让我在一个稳定的行为当中,收获不同的知识。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何来的坚持二字?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体验,而不是坚持。
相反,当你认为你做一件你该做、但你却没有动力的事情时,你才会认为你需要坚持。
那么在你没有自驱力之前,该怎么做呢?
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读书、或是每年读多少本书的宏大计划,而是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书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你对自己的期待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接近那种状态?
这个思考的过程会引导你做出一些具体的行为、并将其常态化,且不再产生畏难情绪。
想要接近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必须从最基础的行动开始改变。你可以有意识地记录一下让自己消耗时间的具体事件。并分析一下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省出一些时间的。
在闲暇时间内拿出一小段时间,看几页书,或是5分钟。这样无需调动你的意志力,也不会感到压力。
当你毫无压力地体会阅读过程时,你就会渐渐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阅读。
逐渐在旧有的习惯中添加新的习惯,然后再慢慢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还可以将阅读体验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你的行为正在缩短你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
无需坚持、也能循序渐进地持续行动,这才是自律的样子。
第四部分 摆脱拖延、果断行动
人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看似没做什么重要的事,但大脑却一直处在运行状态。
如果我们因为过于敏感,而常常认为身边存在着麻烦,或是会放大那些困境、陌生及威胁等,那么也就很难触发行动。
因为太计较得失,所以在行动时也会思前想后,生怕做错什么、失去什么、造成令自己无法接受的后果。
总之,对这类群体而言,似乎不行动就能减少损失。
但迟迟不行动,将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烦。他们任由自己沉浸在负面信息和情绪中,总是会过度担忧,无法客观看待事实,同时也忽略了事情的全貌,导致原本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的难度都被放大了。
另外,人们越是不行动,内心也就越是会感到不自信、不开心,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对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客观的评估,意识不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长此以往地拖延、不去行动,只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一边行动、一边记录关注真实的反馈,然后逐渐优化自己加下来的行为。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具体怎么做才能摆脱胡思乱想、告别拖延、开始行动呢?
学会掌控想法
把自己的负面想法都记录下来,暂时不被想法所牵制。找个固定的时间再回头检视每个想法。
作者建议让我们对每一条记录都提出三个问题。① 它是真实的吗?② 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③ 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它?当你得到答案时,就可以把对应的想法划掉了。
作者的用意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习得掌控想法的能力,有想法就记下来,主动选择安置想法、且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想法。这样就不至于一直处在胡思乱想的状态里、无法做事。
其实也可以把负面想法或是让你焦虑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找时间来回顾你曾经担心的事情和现实之间的对比,看看有多少事情在按照你的负面思维发展,有多少事情是你过度紧张了。
依照这个真实数据,你就可以得出一个有效结论,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事情是你过度紧张而导致了误判。当然得出这些真实反馈和数据的前提是,你一定会时不时就检视自己随时记录的负面想法。
除了掌控想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正念呼吸、冥想、提升专注力、有意识地思考等练习,来帮助我们摆脱拖延、提升行动力。具体方法可以直接看图,我就不逐一细化了。
关于拖延行为
有时人们会因为不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某件事,或是即使做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结果而延迟行动;
有时人们认为只有等自己完全有把握时才能开始行动,于是你会发现他们可能一直处在准备状态中,而并未行动;
有时人们会因为有些对抗情绪而选择了报复性地拖延行为;
也有时人们会因为感到某些事很枯燥、不想做,而迟迟不肯行动。
拖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拖延的行为却很容易判断,那就是不行动。而不做事、不行动,我们就无法得到真实反馈。
习惯拖延的人往往总是会在截止日期之前才会被动地行动,但缺少自驱力的行动,其实也会缺少专注度,这样做事,我们也无法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究竟是怎样的。
但那些主动行动、持续行动的人,却能持续拿到自己能力的真实反馈,针对反馈,他们还会做出相应的思考,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也就能得到持续优化了。
也许你并不会从你做事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但是思考如何把眼前的事做好、以及专注去做的过程,会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期待,同时,专注于当下这份体验时,你做起事来也会更加专注,这时你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而当你能够持续行动、思考、反馈、调整行为时,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将越来越有趣。
还有个思考,是我个人想要表达的。拖延有时候就像是懒惰的代名词,有些小事拖延一下似乎并不会出太大问题,并且很多事情也的确会有截止日期;
但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整个人生负责,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会发现,更多的事情是你意识不到、也不会有人来催促你的。
比如读书学习、深度思考、主动承担、学会真诚、自尊自爱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没有截止日期的,但是不做却会令自己的心灵承受更大地折磨。
第五部分 高效学习,让知识“为我所用”
学习的关键在于要让知识“为我所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碎片化信息或知识点,就花点时间去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文献、书籍,这个过程才叫做学习,而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就是属于你的知识储备。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些书怎么都看不进去,完全没有兴趣,就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因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你认为你什么书都读不进去,那这就不是兴趣点的问题了,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我们需要将通过阅读、学习得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必须伴随大量的深度思考。
走马观花似的追求阅读量,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你读过的书中,有多少知识点,可以为你所用。
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但许多不喜欢读书的朋友却常常会收藏各种各样的书评和文章。但是别人理解并分享出来的内容,并没有被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所以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对你提升认知、升级思想起到什么帮助。
学习的重点不在于阅读,而在于思考。以你自己当前的认知能力,对你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这时书中的知识才是真正和你产生了关联。
你需要在读过一本书后,认真检索大脑中留下来的信息,这样才能意识到你从这段阅读中收获了什么。
作者提出了INKP知识管理法,即收集(Inbox)、记录(Note)、主题(Knowledge)、项目(Project)。
读书学习时,可以把一切灵感、概念、信息、想法、观点等都收集到I这个文件夹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存了即时信息,阅读又不会被打断。
接下来当你进一步把其中的某条内容补充为相对完善的笔记后,就可以把它放入N这个文件夹中了。
某个主题下的笔记形成一定的数量和逻辑关联后,就可以移入K这个文件中了。它相当于你对某个主题整理出来的全部完整笔记的汇总。
最后,当你需要学以致用时,就可以新建一个P文件夹,将这个项目相关的知识点和笔记都放在其中,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你检测你需要继续补充的相关信息、数据、案例等,使内容更加完善。
能够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方法并不少,本书提到的方法也未必适合所有人。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能够吸收的方法,整理出一套自己用起来没有什么压力、且能够持续优化并沿用下去的方法。
第六部分 深度思考
作者将心智世界分为概念、规则和框架三部分。概念就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命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定义;规则就是我们需要遵循的那些秩序;而框架,则是指我们内心如何去诠释某件事或是某种现象。
我们的心智世界会因为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探索而不断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思维也会发生改变。
不断提炼概念、优化规则、升级框架,以保证我们的心智越来越成熟,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去应对外部世界。
就好比我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社会时,会发现我们面前的生存规则非常复杂,很难用曾经从应试教育中学来的那套固定思维来搞定。
于是我们就需要不断去碰壁、再做新的尝试和探索,慢慢学会去为解决新问题而去不断学习和自我调整。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促进心智成熟、让心智世界保持活力的三条原则为:
1、接纳不一致。当外界信息和自己心智世界的基本信念不够一致时,不要急于和外界信息抗衡,而是稍稍思考一下,再问问自己,是否是自己考虑不周?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以便于帮助我们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整体化。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自己的认知体系,以确保摆脱思考及思维局限,提升全局观。
3、多样化。遇到问题能够多了解他人的处事方式、思维模式及习惯,能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所谓深度思考,不过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欠缺,从而不断去尝试拓展思维边界,能够意识到在我们旧有的认知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正确的可能性,用更加深入且整体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不过,能够深度思考的前提,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有输入也有输出。
在不断对外界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和整理后,提取出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和优化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分析,调取与其相关的案例、记忆、知识点等,便于理解和记忆。
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足够的判断力、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只要你能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打破思维定式,不断优化心智模型,你就会持续成长和改变。
第七部分 积极创造
前面我们讨论了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如何摆脱拖延、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等,那么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最终会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那就是尽量避免过度消耗,不论是内耗还是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过度消耗,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时间,让它尽可能地为我们创造价值。
这里的价值是指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而非金钱或生产力。
这个意义需要“高于个体”,它需要超越我们目前的认知、思维和创造力,需要把你从毫无觉知的、自动驾驶的状态中拽出来。
最靠谱的做法就是,对目前的生活投入激情——行动并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得到反馈后想办法去优化行为或思维方式——再投入激情,带着自驱力去行动......然后这样循环下去。
我们需要先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出自己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力。没有谁天生就擅长什么本领,不过都是后天持续努力创造出来的罢了。
但是创造的前提是具备自驱力、动力,对自己参与的一切都感兴趣。有兴趣才会主动投入,才会思考、探索、研究,最后实现一些创造的可能性。
再然后我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带着觉知去经历、去参与生活本身、去感受生活的意义,接着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时你就已经能够在努力和创造中感受满足感和幸福感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上,打开心智、主动探索、持续行动、积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