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小兔子都喜欢吃胡萝卜吗?”一个小朋友凑着我身边,突然问道。
“对。”我玩着手机,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
“为什么呢?”小朋友眨着水润的大眼睛又问我。
“因为……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胡萝卜也是红色的,所以它们相互喜欢。”我愣了一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
“你在现实中见到过兔子吃胡萝卜吗?”我问自己,然后忍不住百度了一下。原来胡萝卜对兔子来说,只能算零食,多吃还可能使兔子生病。
天呐,我这么多年来对兔子的认知竟然是有偏误的。但为什么小孩子能发现的问题,身为大人的我却一直对这种偏误深信不疑呢?
那是因为多年来我习惯了不求甚解的生活,当待在舒适区的我遇到有挑战性的事物时,第一时间的选择是退却止步或随波逐流,始终没有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深究。
〈1〉八卦之心与求知之欲
那么我的好奇心用哪去呢?哲学家大卫·休谟将好奇心分成两种,分别是消遣性好奇与认识性好奇。前者就是八卦之心,好比自己身边某人发生了什么狗血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明星们不为人知的隐私等等。这些大多都是无关紧要的茶余饭后谈资,对个人的成长起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帮助。
而后者是求知之欲,是人们在汲取知识与观察事物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审视,产生一时无法解答的疑问时,就带着好奇来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很明显,后者可以激发创造力,从而加速我们的成长。
而我的八卦之心倒是时常熊熊燃起,求知之欲却因各种麻烦被一再搁置。
〈2〉牛人们的三手绝活
那么,如何让我们时刻保持认识性好奇呢?心理学家伊恩·来斯利在《好奇心》中提到了三个训练方法:狐猬策略、同理心询问和匠人精神。
狐猬策略,是像刺猬一样遇到危险,卷缩起来,用刺来保护自己,比喻精通至少一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像狐狸一样多方面思考,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好比乔布斯在苹果手机外壳工艺上苛求完美,又把书法元素融入到其外观设计上。
同理心询问,是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当使用不同于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时,就会极大地调动我们的好奇心。好比齐白石认为天真烂漫的童心是艺术的内在生命之一,获得至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孩子般的童真。
匠人精神,是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每一个当下,在细节上做到极致,正因为要求自己尽善尽美,才会不停地调动好奇心去探索完美之道。好比91岁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过的话:“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即便没有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好奇心也被称为“认知需求”,而《人类简史》中有观点认为,好奇心是人类起源的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有时候好奇心的多寡可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保持一颗孩童般的赤子之心迎接挑战,才能到达不断精进自己的目的。
我走到窗口,看着那幼小的身躯越来越远,心想:“如果你以后叫我哥哥,我就把这个真相告诉你,毕竟叔叔都是有婶婶的,对吧!”
我静坐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算了”,起身向单位的大门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