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有《大学》这一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是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三纲八目”构建了一种人生图式,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为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前几个德目重心落在明明德,后几个德目重心落在亲民,围绕道德主体——人来逐级展开道德目的,往内推是格、致、诚、正以明明德,往外推是齐、治、平以亲民。格、致为心灵认知阶段,诚、正为心灵内化阶段,齐、治、平为人生外化阶段,以修身为中枢环节,内外合一,知行合一,明明德与亲民,直至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要尽己知,穷事理,知何可,何不可,知何为善,何为不善;诚意、正心就是坚定自己善的意向,正心去邪;齐、治、平是人生外行,古者家、国、天下一体,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明明德以内修而至“内圣”,革新其民以外治而至“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对这种人生图式的简明诠释。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士子把生命的历程铺就于这一阶梯,从而铸造了中国士子的人格心理。
三纲八目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三纲的起点是明德,就是使人天生具有的明德,依靠人自觉的主观力量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修养上下功夫,是一个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这揭示了道德活动的独特本质:修身养性。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在本质意义上是主体自愿,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控意志,以养成良好德性。
修身养性的方法是涵养省察,即强调道德的自律性,注重对内心的体察,对心性的感悟,对本源的追求,并知行并进,相资为用,经由长期的自我完善,不断升华。就像每天太阳的升起都告诉我们,人需要不断更新自己、敞明自己的明德,这样每时每刻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光辉明亮的。
在今天,对每个人内在情思和良知的发掘并未过时,更应强调个体内在心性的光明和价值担当。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
亲民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在价值与理念层面,善不止是传统中国的至德,也是人类的崇高美德,犹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因为,人是有而且必须有道德,道德是人作为顶天立地的主体存在的正当性所在,亦即人之为人的根据。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最高的善,抵达人生最完善之境,否则,就不能停止追求。
三纲八目的教育学意义是:重人本,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重德教,主题就是道德理性;重自律,贵在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重躬行,把道德意识化为道德行动,身体力行。
从三纲八目的修身养性,反观当下的德育,明显的弊病是: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的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忽视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成是道德教育“外烁”的结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导致知而不信,言而不行;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被塑造的客体,把德育当成工具,没有看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的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18.02.1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