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
原文:(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第三十二章)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自均:自然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第三十三章)强:刚强、果决。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你将获解:
1、老子为何认为「朴实」具有强大的力量?
因为老子认为“道”有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朴实厚道。
2、老子强调其重要思想的两种方法;
(1)重复、有意识的强调
(2)从章节开头强调,结尾的时候再次强调。
3、如何理解「了解自己难于了解别人」?
能够了解别人,那是智慧的表现,因为了解别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贵有自知之明,想要了解自己,需要有更大的智慧。
4、人类的伟大归宿是什么?
精神上有居寄之所、精神家园,能够留名青史。
个人理解:做人做事要掌握好边界,不要越界,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正如孔子所说与人交要“久而敬之”。我们自己也要“反求诸己”,多反思自己,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自己不是太阳,不是所有人都要围着你转,不是所有人都要听你的,不能要求别人必须理解你,包容你。我们要在自身找问题,多多改正,这样才能越来越好。
最近和闺女一起看的《欢乐颂3》里的何悯鸿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人,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看待一切事物,即使别人善意提醒,也不理解。当然,有些社会不良现象她果断拒绝是对的,但是处事方式方法却过于棱角,最终伤人伤己。
老子提倡做人要“外圆内方”,孔子也提倡“中庸之道”。我们都要学着如何在保持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能把事情做好,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更要学会把握尺度,不要越界。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