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教研】
这个内容其实可以说是沟通加法和乘法的“桥梁”,要解决的是乘法结构的问题,但是乘法这个工具学生还没法使用,也就是说用重复相加来解决乘法结构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这块上,基本的思路已经形成了,即沿着“实物/图形直观”→“方块关系图”→“算式抽象”。
具体的做法是,在第一个问题中(3个人折,每个人折6只,一共折几只?),严格按照这三个阶段,一步步提升。到第二个问题时(4个人折,每个人折6只,一共折几只?),抛却“实物/图形直观”,直接从“方块关系图”入手,到“算式抽象”结束。第三个问题(5个人折,每个人折6只,一共折几只?),直接要求学生列算式。
当然,一个特定类型的解决问题,自然有其特殊之处。对于“折了多少只?”这种类型的问题而言,我认为关键就是对这几个人折的这个“几”要做出解释。所以,在三个环节中,都应该要让孩子们来说说哪里体现出3个人?从“图形”的3堆到“方块图”的3部分,再到算式里的重复加3次,一层层建构下来,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透彻的理解这个“3”的含义。同时,我相信理解了这个“3”的含义,能够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做好准备。
【课堂实录片断】
学生上台展示(3个人折)的情况。
师:大家先来看看这个方块图,你有什么建议或者其他想说的吗?
生1:每个人都是折6个,他的6方块画得不一样大。
师:也就是说,因为每个人折的是一样多的,我们在画方块的时候也应该一样大。哪怕是直接用笔画草图,也应该尽量一样大。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写的算式——6+(6+6)=18,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2:后面的括号不需要加。
师:加不加括号有没有影响?
生齐:没有。
师:既然没有,我们就不需要加这个括号(擦掉括号)。
师:大家仔细看这个图,我好像没有看到3个人的3啊?谁看到了?谁来说说?
生3:3个人的3就是3个方块,每个方块就表示一个人,三个方块就是三个人。
师:那在这个算式里(6+6+6=18)3个人的“3”哪里去了?
生4:在这个算式里,一个6就表示一个人折的,3个6就表示3个人折的。
(教师板书:3个6)
【课后教研】
很舒服的一节课,没有什么问题,整个练习下来孩子们也没有出现什么错误,准确率在90%以上。
从熟悉的两个人都折6个入手,一下子唤醒了孩子们解决这个老师问题的方法,直接画出了方块图和算式。顺势引导3个人折时,其实完全不需要借助图形直观这个手段了(课件里有做进去,直接被我忽略了)。孩子们直接画方块图和写算式,准确率在80%以上。
因为没有对比,我不知道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是不是原来一直就使用的方块图起了作用。但完全可以想象,从问题情境入手,直接列算式还是有不小的困难的,特别是直接就算式对几个人的“几”去哪了,做出解释。方块图在抽象的算式面前,还是起到了直观的作用。在解决问题课程的整个设置里,给方块图(到高段演化成线段图)以一个重要的位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它仍然是直观(算是半直观),在时机成熟时,仍应该脱离它,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直观存在的目的恰恰是在某一阶段可以脱离它。
当然,如果一节课没有问题,学生没有出现一些错误,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暴露出问题,就没有对思维的锤炼,仅仅只是对已有技能的熟练是不值得沾沾自喜的。
如何对学生形成冲击?如何在这节课上挑战学生?
一个思路是可以把教材上的另一种方法,即列表格法也给作为重点来讲,而不是像我上课那样仅仅作为对探索过程的一个回顾。当然,这个列表格法有多大的价值是值得商榷的,至少我没有看到这个方法的成长性何在。
另一种思路,可以增加操作建构的环节。与操作建构对应的是理解建构,这堂课通过“实物/图形直观”→“方块关系图”→“算式抽象”的层层递进完成了理解的建构,而操作建构并没有专门拎出来。
对这堂课而言,什么是操作建构?在我看来就是遇到这类乘法结构的问题时,一个快速而又通行的做法。如果孩子们学习了乘法,这种结构问题的操作建构就是形成“份数×每份=总数”的建构,而对于今天这个是乘法结构的问题,却又不能用乘法来解决(孩子们还没有学习),又应该会呈现出怎样的操作建构?
我没法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估计孩子们应该能总结出类似几个几相加这样的结构吧,而在解释上可能要结合具体的例子,比如“几个人每个人6个,就是几个6相加”这样的。
因为认知结构所限,还不到能够概况出“每份”和“份数”这样高度抽象的词语,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把乘法结构里的“术语”提早塞给孩子,点到即止未尝不是一种圆满。